目錄
緒論
一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二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第一篇 中醫學基礎
第一章 陰陽五行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 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陰陽和陰陽學說的含義
(二)陰陽學說的形成
(三)怎樣確立事物的陰陽屬性
二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陰陽對立
(二)陰陽互根
(三)陰陽消長
(四)陰陽轉化
三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三)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四)用於疾病的診斷
(五)用於疾病的治療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 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學說的含義
(二)五行學說的形成
二 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對事物屬性的五行分類
(二)五行的生剋規律
(三)五行的乘侮規律
?三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五髒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係
(二)說明五髒病變的相互影響
(三)用於診斷和治療
第二章 藏象
第一節 藏象學說的形成和特點
一 藏象的含義
二 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
三 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五髒
一 心(附:心包絡)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心與肢體官竅的關係
(三)心與五誌五液的關係
〔附〕心包絡
二 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肺與肢體官竅的關係
(三)肺與五誌五液的關係
三 脾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脾與肢體官竅的關係
(三)脾與五誌五液的關係
四 肝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肝與肢體官竅的關係
(三)肝與五誌五液的關係
五 腎(附:命門)
(一)腎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腎與肢體官竅的關係
(三)腎與五誌五液的關係
〔附〕命門
第三節 六腑
一 膽
二 胃
三 小腸
四 大腸
五 膀胱
六 三焦
第四節 奇恒之府
一 腦
二 女子胞
第五節 髒腑之間的關係
一 髒與髒之間的關係
(一)心與肺
(二)心與脾
(三)心與肝
(四)心與腎
(五)肺與脾
(六)肺與肝
(七)肺與腎
(八)肝與脾
(九)肝與腎
(十)脾與腎
二 髒與腑之間的關係
(一)心與小腸
(二)肺與大腸
(三)脾與胃
(四)肝與膽
(五)腎與膀胱
三 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氣血津液
第一節 氣
一 氣的概念
二 氣的生成
三 氣的功能
四 氣的運動
五 氣的分類
(一)元氣
(二)宗氣
(三)營氣
(四)衛氣
第二節 血
一 血的概念
二 血的生成
三 血的功能
四 血的運行
第三節 津液
一 津液的概念
二 津液的生成 輸布與排泄
三 津液的功能
第四節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一 氣和血的關係
二 氣和津液的關係
三 血和津液的關係
第四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係統的組成
一 經絡的概念
二 經絡係統的組成
第二節 十二經脈
一 十二經脈的名稱分類
二 十二經脈的走嚮、交接、分布、錶裏關係及流注次序
(一)走嚮和交接規律
(二)分布規律
(三)錶裏關係
(四)流注次序
第三節 奇經八脈
第四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及經絡學說的應用
一 經絡的生理功能
(一)溝通錶裏上下 聯係髒腑器官
(二)通行氣血 濡潤髒腑組織
(三)感應傳導作用
(四)調節機能平衡
二 經絡學的應用
(一)闡釋病理變化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第五章 病因
第一節 中醫病因學的特點及分類
一 中醫病因學的特點
(一)病因的整體觀
(二)動態病因觀
(三)辨證求因
二 中醫病因的分類
第二節 六淫、癘氣
一 六淫的概念及六淫緻病的共同特點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緻病的共同特點
二 六淫緻病的各自特點
(一)風
(二)寒
(三)暑
(四)濕
(五)燥
(六)火
三 癘氣
(一)癘氣的概念
(二)癘氣的緻病特點
(三)導緻癘氣發生和流行的因素
第三節 七情
一 七情的概念
二 七情與內髒氣血的關係
三 七情緻病的特點
四 常見的情誌病癥
第四節 其他病因
一 飲食所傷
二 勞逸過度
(一)過勞
(二)過逸
三 外傷
四 寄生蟲
五 痰飲 瘀血
(一)痰飲
(二)瘀血
第六章 病機
第一節 發病原理
一 正邪鬥爭與發病
(一)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原因
(二)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二 影響正氣的因素
(一)體質
(二)營養 鍛煉
(三)生活環境
(四)精神狀態
第二節 基本病機
一 邪氣盛衰
(一)邪正鬥爭與虛實變化
(二)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
二 陰陽失調
(一)陰陽偏盛
(二)陰陽偏衰
(三)陰陽互損
(四)陰陽格拒
(五)陰陽亡失
三 升降失常
(一)升降失常的概念
(二)升降失常的病理錶現
第七章 診法
第一節 望診
一 望全身情況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態
二 望局部情況
(一)望頭與發
(二)望五官及咽喉
(三)望皮膚
(四)望舌
(五)望小兒指紋
第二節 聞診
一 聽聲音
二 嗅氣味
第三節 問診
一 問一般情況
二 問病史
(一)主訴
(二)現病史
(三)既往史
(四)個人史
三 問婦女
(一)月經
(二)帶下
四 嚮小兒
〔附〕十問歌
第四節 切診
一 脈診
(一)脈診的意義 部位與方法
(二)正常脈象
(三)病脈與王病
(四)相兼脈與主病
二 按診
第八章 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一 錶裏辨證
(一)錶證
(二)裏證
(三)錶證裏證的鑒彆
(四)錶證與裏證的關係
二 寒熱辨證
(一)寒證
(二)熱證
(三)寒證熱證的鑒彆
(四)寒證與熱證的關係
三 虛實辨證
(一)虛證
(二)實證
(三)虛證實證的鑒彆
(四)虛證與實證的關係
四 陰陽辨證
(一)陰證
(二)陽證
(三)陰證陽證的鑒彆
(四)亡陰與亡陽
第二節 髒腑辨證
一 心與小腸病辨證
二 肺與大腸病辨證
三 脾與胃病辨證
四 肝與膽病辨證
五 腎與膀胱病辨證
六 髒腑兼病辨證
第三節 六經辨證
一 太陽病
二 陽明病
三 少陽病
四 太陰病
五 少陰病
六 厥陰病
第四節 衛氣營血辨證
一 衛分證
二 氣分證
三 營分證
四 血分證
第五節 三焦辨證
第九章 防治原則
第一節 預防
一 未病先防
(一)提高正氣抗邪能力
(二)防避邪氣侵害
二 既病防變
第二節 治則
一 治病求本
(一)正治與反治
(二)標本緩急
二 扶正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含義
(二)扶正祛邪的運用
三 調整陰陽
(一)損其有餘
(二)補其不足
四 因時因地因人製宜
(一)因時製宜
(二)因地製宜
(三)因人製宜
第二篇 中藥方劑學
第一章 中藥
第一節 中藥基礎知識
一 中藥的性能
(一)四氣五味
(二)升降浮沉
(三)歸經
二 中藥炮製
(一)炮製的概念和目的
(二)炮製方法
三 中藥的用法
(一)配伍
(二)禁忌
(三)劑量
(四)煎服方法
第二節 常用中藥
一 解錶藥
(一)辛溫解錶藥
麻黃 桂枝 荊芥 防風 羌活 紫蘇葉 白芷
(二)辛涼解錶藥
薄荷 牛蒡子 桑葉 菊花(附:野菊花) 柴鬍 葛根 升麻 蟬衣
二 祛濕藥
(一)祛風濕藥
獨活 秦艽 威靈仙 木瓜 防己 五加皮 桑寄生
(二)燥濕化濕藥
藿香 佩蘭 蒼術 厚樸
(三)淡滲利水藥
茯苓 豬苓 澤瀉 薏苡仁 萆�
(四)清熱利濕藥
茵陳蒿 木通 車前子 滑石 �蓄 瞿麥 金錢草 石韋
三 清熱藥
(一)清熱瀉火藥
石膏 知母 梔子 蘆根
(二)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連翹 大青葉(附:闆藍根) 蒲公英 敗醬草 白頭翁 魚腥草 射乾
(三)清熱涼血藥
生地黃 玄參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四)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黃柏 龍膽草 苦參
(五)清熱解暑藥
荷葉
(六)清虛熱藥
青蒿 地骨皮
四 瀉下藥
(一)攻下藥
大黃 芒硝
(二)潤下藥
鬱李仁 火麻仁
(三)逐水藥
大戟 甘遂 牽牛子
五 消導藥
山楂 麥芽 神麯 萊菔子 雞內金
六 祛痰止咳藥
(一)清熱化痰藥
前鬍 瓜萎(附:天花粉) 葶藶子 竹茹 貝母 桔梗
(二)溫化寒痰藥
半夏 天南星(附:膽南星) 白芥子 鏇覆花(附:金沸草) 白前
第二節 灸法
一 艾灸種類
(一)艾炷灸
(二)艾條灸
(三)溫針灸
二 灸治的作用與適應癥
三 施灸禁忌及灸後處理
第三章 針灸治療
第一節 針灸治療概述
一 施治原則
二 選穴規律
三 配穴方法
第二節 常見病癥的針灸治療
一 內兒科常見病癥
二 外 婦科病癥
三 五官 皮膚科病癥
四 常見急癥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