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祖籍福建,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适居上海。1970年去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5年调入上海作协分会任专业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等,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尾声》、《小鲍庄》、《我爱比尔》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等。
发表于2024-12-22
寻找上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它是在午饭后的桌前,当时引起一个室友的不屑:“切~看它还不如看寻找北京呢……”;我无语,她只是看了一眼书名,便与这书誓不两立了;她是北京人,“地道的土著”那种; 室友的确是有点“冤枉”了王安忆,这是一本很平实的书,娓娓道来,希望寻得一个真切的“上海”;期...
评分平平淡淡,优雅而缓慢,世事的变幻,那些大时代里的激动、愤怒、热情、悲伤,她都只是婉婉地道来,很少评说好与坏,好似没有一丝的感情,好似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如果你陷入这样的文字氛围,激动者会觉得泄气,热情者会变的失落,愤怒的人会无从着力,悲伤也会变的莫名其妙。一...
评分 评分《寻找上海》读得很慢。一是太零碎;二是涉及的方面多,浅尝辄止的多。太多篇目纠缠在大量散漫的细节里,俯拾皆是的是片断、细节、侧影,叙述漂浮且散漫,很难让人集中阅读的注意力,回过头再看目录时,许多篇目内容已很模糊。 意外的是作者关于北京和上海的那些比较,有趣。 ...
评分上海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调子,看那南京路上各色的行人,看那浦东不断挣扎起的高楼,看那涌来的外乡人,上海就这样被淹没在浩荡的空间之中,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王安忆轻轻瞄了一眼,就把上海那底子里的烟火气儿给纠了出来,这些年都深深地藏在那里。 上海可不是什么...
图书标签: 王安忆 上海 散文 文化 怀旧 随笔 城市 寻找上海
收有“那年我们十二岁”、“上海的女性”、“海上的繁华”、“上海与北京”、“主人的天空”、“无言独白”、“盛开的城市”等散文。
关于上海的众多小书们之一,还是喜欢王安忆的叙事,而非描写
评分得单位图书馆淘汰书。三星半。文字好,干货少。19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春节赶静安寺庙会,都是上海人生活中的一桩大事。俗话说,南有龙华寺,北有静安寺,都是千年上下的古。很久很久以前,寺前还有一条浜,名叫芦蒲沸井浜,这浜有一个传说。说是宋代有个和尚名叫智俨,在浜前遇到一个卖虾人,智俨和尚向他讨了一斗虾,说日后付账。然后便和着浜里的水将虾春了下去。不曾想日后,他仍没钱付账,便对那卖虾人说:“我付不出钱,还你虾罢了。”说着便喝下水,吐出了活虾。那吐出来的却是无芒虾了。自此以后,这条浜里竟是无芒虾了。后来,民国八年,工部局把这浜填了,无芒虾便绝了迹。静安寺依然安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静安寺尤其热闹,各处小贩,设着推头在寺的附近,来赶临时的营业。家用物品、铁木农具,应有尽有,最多的是素食推和香火摊
评分今晚在复旦听了王安忆的讲座,开始理解她对市井上海乃至都市上海的某种不满了,但是她的矛盾心理也真实地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她对城市生活的某种依赖症。这种困境,大概属于绝大多数打小就在城里生活、长大的人吧。从写都市的氛围来看,王安忆笔下的梅雨时节上海老弄堂已经很难被后来人覆盖,她自己却也坦言,强韧的生命力存在于乡野,她已经感觉到了城市素材的匮乏。
评分我觉得比王安忆的小说好。
评分挺有意思的,王安忆的文笔真是有浓重的上海小资文化。
寻找上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