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
(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
(三)科学、仁术和技艺的融合性
(四)东方传统文化的综合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一)基本结构
(二)基本内容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
(一)司外揣内
(二)援物比类
(三)内景返观
(四)心法和顿悟
(五)试探和反证
五、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恒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内容
(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二)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
(三)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
(四)气化和形气转化
三、气一元论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二)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三)说明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特征
(三)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可概括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与互根
(二)阴阳的交感与消长
(三)阴阳的制约与互用
(四)阴阳的协调平衡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一)阐释人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胜(12) 2.阴阳偏衰(12) 3.阴阳互损(12)
4.阴阳转化(12)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立治疗原则(13) 2.归纳药物性能(13)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一)五行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五行归类
1.直接归类(15) 2.间接推衍(15)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1.相生(16) 2.相克(16) 3.制化(17)
(二)五行生克无常胜
(三)五行生克异常
1.相生异常(17) 2.相克异常(1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系统的生理特性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18) 2.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18)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19) 2.相克关系的传变(19)
(三)协助诊断疾病
(四)指导临床治疗
1.控制疾病的传变(20) 2.确定治则与治法(20) 3.指导脏腑用
药和针灸取穴(21) 4.指导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22)
〔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的关系及学习注意点
第二章 藏 象
第一节 脏 腑
一、五 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一〕命 门
〔附二〕精 室
二、六腑与奇恒之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七)脑
(八)女子胞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45) 2.心与脾(46) 3.心与肝(46) 4.心与肾
(46) 5.肺与脾(47)6.肺与肝(47)7.肺与肾(47)8.肝与脾
(47)9.肝与肾(48)10.脾与肾(48)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49) 2.肺与大肠(49) 3.脾与胃(49) 4.肝
与胆(50) 5.肾与膀胱(50)
第二节 形体与官窍
一、形 体
(一)脉
(二)皮
〔附〕腠理与毛发
(三)肉
(四)筋
〔附〕宗 筋
(五)骨
〔附〕齿
二、官 窍
(一)耳
(二)眼
(三)鼻
(四)口 舌
(五)咽 喉
(六)前 阴
(七)后 阴
第三节 神 志
一、神志的分类及特点
(一)神、魂、魄 意、志
1.魂魄(59) 2.意(59) 3.志(60)
〔附〕意、志、思之间的关系
(二)感觉及其分类
(三)情志的分类
二、神志与脏腑的关系
(一)五脏藏五神
1.心藏神(61) 2.肺藏魄(61) 3.肝藏魂(61) 4.脾藏意
(62) 5.肾藏志(62)
(二)五脏主感觉
1.心主味觉(62)2.肺主嗅觉(62)3.脾主食欲(口味)(62)
4.肝主视觉(62)5.肾主听觉(63)
(三)五脏主五志
1.心在志为喜(63)2.肺在志为悲(忧)(63)3.脾在志为思(64)4.肝
在志为怒(64)5.肾在志为恐(64)
〔附一〕“元神”、“识神”和“欲神”说
〔附二〕性、情、欲说
第四节 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脏腑”是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
二、生命活动以五脏功能为中心
三、形神合一,心为主导
四、生理、病理和诊治相互印证
〔附〕藏象学说科学性的例证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行
(一)气机的概念
(二)气机的表现形式
四、气的功能
(一)推动作用
(二)温养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气化作用
五、气的分类
(一)元气
(二)宗气
(三)中气
(四)营气
(五)卫气
〔附〕气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简表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营养和滋润全身
(二)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与濡养作用
(二)调节与中和作用
(三)运载与排泄废物作用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血关系
(一)气能生血
(二)气能行血
(三)气能摄血
(四)血为气母
二、气津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载气
三、津血关系
〔附〕精气神学说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正经
一、命名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分布规律
四、表里配合
五、流注次序
六、循行路线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阳跷脉
六、阴维脉、阳维脉
第四节 经别 别络 经筋 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附〕经别、别络、经筋的循行部位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联系脏腑器官
(二)调节全身机能,使其和谐平衡
(三)感应传导,传递信息
(四)通行气血,濡养全身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用于疾病的治疗
〔附〕一、脉、经络、血脉术语的演变
三、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个体的生理特性
一、体质的概念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主要因素
1.先天因素(113) 2.年龄因素(113) 3.性别差异(114) 4.地
理气候因素(114)
(二)其他因素
1.饮食因素(114) 2.疾病因素(114) 3.摄养因素(114)
三、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
(二)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三)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四)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
(一)体质的构成要素
1.体型(115) 2.脏腑(115) 3.精气血津液(115) 4.生理功
能(116)
(二)体质的分类
1.病态体质(116) 2.正常体质(117)
第二节 个体的心理特性
一、气质的概念
二、影响气质的因素
(一)主要因素
1.禀气偏颇(118) 2.教化作用(118) 3.社会角色塑造(118)
4.重大精神创伤(118)
(二)其他因素
1.饮食因素(119) 2.居处因素 (119) 3.疾病因素 (119)
(三)气质的改善
三、气质的特点
(一)气质是个体心理特性的总和
(二)气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三)气质的相对稳定性
(四)气质与体质的相关性
四、气质的构成和分类
(一)构成气质的要素
1.习性 (120) 2.内外向(120) 3.情感类型(120) 4.行为类
型 (121)
(二)气质的分类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指导修身养性
二、指导防范疾病
三、指导诊治疾病
(一)体质是辨证的基础
(二)体质是论治的重要环节
1.区别体质、气质特征施治(123) 2.区别体质 气质 注意方药忌
宜(124) 3.善后调理兼顾体质气质特征(124)
〔附一〕《内经》的体质分类
〔附二〕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及其发展意义
第六章 病 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一)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129) 2.寒邪(130) 3.暑邪(130) 4.湿邪(131)
5.燥邪 (131) 6.火(热)邪(132)
二、疠 气
(一)流行的原因
(二)致病特点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一)饥饱失常
(二)饮食偏嗜
(三)饮食不洁
三、劳逸过度
(一)过 劳
(二)过 逸
第三节 继发性病因
一、痰 饮
二、瘀 血
三、结 石
四、积 食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 伤
二、寄生虫
三、中 毒
(一)药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
四、医源因素
五、先天因素
(一)胎 弱
(二)胎 毒
第七章 病 机
第一节 发病机理及类型
一、发病机理
(一)邪正与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二、发病类型
1.卒发(150)2.缓发(150)3.伏而后发(150)4.暴发(150)5.间发(150)
6.继发(150)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气亢盛则实
(二)正气不足则虚
(三)虚实夹杂
(四)虚实真假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二)阴阳格拒
(三)阴阳更胜
(四)阴阳偏衰
(五)阴阳互损
(六)阴阳亡失
(七)阴阳离决
三、恒动失序
(一)运行障碍
(二)升降悖逆
(三)出入失常
四、形质亏损
(一)生命物质虚亏
(二)形体伤损
(三)脏腑伤损
五、神志失常
(一)意识障碍
(二)感知觉异常
(三)情感失度
(四)睡眠失常
(五)神志失常的病理特点和意义
六、内邪滋生
(一)内生“五邪”
(二)内生有形之邪
第三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一、疾病的传变
(一)病位转移
1.病邪出入(177) 2.病位移易(177)
(二)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180) 2.虚实转化(181)
二、疾病的转归
(一)痊愈
(二)死亡
(三)缠绵难愈
(四)留后遗症
三、疾病的复发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养生要则
一、顺应自然,弛张有道
二、养性全神,优化气质
三、慎事摄身 行为有序
四、坚持锻炼,强壮体魄
五、针对偏颇,食膳调补
第二节 “治未病”原则
一、未病注重防病
二、既病注重防变
第三节 治则
一、治疗观
(一)治病求本
(二)知常达变
(三)因势利导
(四)以平为期
二、基本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三)扶正与祛邪
(四)燮理阴阳
(五)调和气血
(六)治理脏腑
(七)疏通经气
(八)形神兼顾
(九)病证结合、证症相参
(十)因异制宜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