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另还著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写历史小说,要能概括出某一时代的精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简直无所不能。奇怪的是,往往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最近疫情严重,武汉牵动着整个中华儿女的心,现在的武汉还保留着张之洞路,就是为了纪念他,感谢他在鄂对鄂地区所做的贡献。 在中学时,因为“洋务运动”里的汉阳铁厂而知道张之洞,前些天又看了走向共和,里面张之洞的形象又给人印象深刻。因为所读书目尚少,历史知识也非专业...
评分 评分“这个张之洞,有清流之长而无清流之短,确乎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她(慈禧)决定破格越级简拔。”—— “学而优则仕”:少年解元,青年探花,入翰林院——张之洞走的是一条正统的读书人之路。后外放湖北、四川任学政,潜心创办书院,两地学风一时蔚为大观。再回翰林,履职...
评分读《张之洞》,是第二次读完唐先生的大作《曾国藩》后接着读的,两书在人物和故事上有着很强的连贯性。书的可读性很强,上次读《曾国藩》是十年前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了,当时就很喜爱这套书,《张之洞》则是第一次看,凭心而论,本人更喜欢《张之洞》些,尽管《曾》的名气要...
时代的悲剧
评分1.历来贫贱士人都要靠处高位有力量者提携,才能出头露面。(此话不假) 2.在中国,一切行业,都必须和官府拉上亲密关系,有官府做后台,官府给脸面,才能在百姓的眼中有地位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张之洞在四川、山西、广东到湖北的一步步晋升,对待人的方式也慢慢转换了,位高权重,慢慢也喜欢听官场话了,变得骄傲自满了。(人性的弱点) 5.中体西用~汉阳钢铁厂~谭嗣同~杨锐…历史书上的人物跃然纸上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7.光我努力有什么用(张一生勤勉,却由于用人不当造成贪污腐败等) 8.说话是门艺术。中国官场的腐败久有渊源了~现在也不过如此,人情社会。 9.弱国无外交,还好中国站起来了!
评分中体西用一场空 富国强兵黄粱梦 江汉耕耘十九载 辛亥竟成满祚终
评分个人觉得三部著作中,杨度最好,曾国藩其次。此书居三。
评分从第一本开始,水平逐渐下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