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居斯塔夫·福樓拜(1821-1880),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大師。生於法國西北部盧昂城的一個醫生世傢。童年在父親的醫院裏度過,因此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明顯帶有醫生的細緻觀察與剖析的痕跡。1841年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學習。1843年他在法科考試中失敗,次年又突發神經官能癥,從此中斷學業,常年住在父母的剋魯瓦塞莊園,期間他開始嘗試創作長篇小說。1846年福樓拜的父親和妹妹卡羅蓮去世,福樓拜將妹妹的女兒接到自己身邊,盡心照顧母親和外甥女,終身未娶。1880年5月8日,他因患腦溢血去世。

福樓拜是繼巴爾紮剋、斯湯達之後19世紀法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第三位傑齣代錶。他在藝術上另闢蹊徑,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造瞭所謂"純客觀"的藝術,豐富和發展瞭19世紀的現實主義。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短篇小說《淳樸的心》,劇本《女性》等。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法] 居斯塔夫·福樓拜
出品人:
頁數:404
译者:王文融
出版時間:2004-04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044382
叢書系列:名著名譯插圖本
圖書標籤:
  • 福樓拜 
  • 法國 
  • 小說 
  • 法國文學 
  • 外國文學 
  • 情感教育 
  • 文學 
  • 名著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情感教育》的第一稿寫於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五年,但福樓拜並不滿意,將它束之高閣。一八六四年九月,他著手寫第二稿,於一八六九年五月完成。小說的副標題是《一個年輕人的故事》。主人公弗雷德裏剋•莫羅齣身於外省一個資産階級傢庭,十八歲那年來到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隻對文學藝術感興趣,試寫過小說和華爾茲舞麯,還跟人學習繪畫,但都半途而廢。他深深愛上瞭畫商阿爾努的妻子瑪麗。瑪麗雖不愛丈夫,但恪守婦道。後來,她終於被莫羅的一片癡情所打動,答應與他約會。時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發瞭革命。莫羅為瞭這個約會,沒有去參加民眾的遊行。但瑪麗因兒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約。絕望之餘,莫羅投入交際花蘿莎奈特的懷抱。兩人同居並生下一個兒子,不久兒子不幸夭摺。莫羅與齣身貴族的實業傢當布勒茲交往,為瞭進入上流社會,他成為當布勒茲夫人的情夫。實業傢去世後,兩人準備結婚。但在破瞭産的阿爾努夫婦的傢具拍賣會上,當布勒茲夫人的舉動深深刺傷瞭莫羅的心,於是他與這位貴婦人一刀兩斷。他萬分沮喪地迴到傢鄉,心裏尚存一綫希望:與一直愛戀他的鄉下姑娘路易絲共結連理。可是在教堂的廣場上,他恰遇路易絲與他的老同學戴洛裏耶舉行婚禮。莫羅羞愧難當,返迴瞭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爾努夫人突然來訪,兩人萬分激動,互訴衷腸。她剪下一縷白發留給莫羅作紀念,與他訣彆。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一代大師福樓拜深居簡齣,卻也喜歡談論愛情,但同時他似乎總是懷著對自身存在過的浪漫主義情結的嘲諷,這種嘲諷越是強烈,隻能反證他本身有很重的浪漫病。“愛瑪天性多感”,“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他對被浪漫主義時代裹挾的人們是又愛又恨,他挖苦的是浪漫主義時代病,是周邊...  

評分

第三部分第七章,構成瞭《情感教育》的結尾,它專注於弗雷德裏剋和戴樓芮耶的最終和解,記錄瞭使他們陷入沮喪和病態的放棄狀態的事件過程中的不滿。他們為各自的失敗感到睏惑和挫摺:弗雷德裏剋的愛情和戴樓芮耶的政治。他們都沒有對自己的不幸的有可感的認識。弗雷德裏剋大聲...  

評分

一八六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居斯塔夫.福樓拜發錶瞭第三部長篇小說《情感教育》。這部小說在當時的反響並不是特彆好。福樓拜在寫給喬治桑的信件中抱怨:“您的老行吟詩人被報刊痛詆一氣,請看星期一的《憲政報》,和今晨的《高盧人報》,說得乾脆而不留情麵。指視我為白癡和惡棍”...  

評分

第三部分第七章,構成瞭《情感教育》的結尾,它專注於弗雷德裏剋和戴樓芮耶的最終和解,記錄瞭使他們陷入沮喪和病態的放棄狀態的事件過程中的不滿。他們為各自的失敗感到睏惑和挫摺:弗雷德裏剋的愛情和戴樓芮耶的政治。他們都沒有對自己的不幸的有可感的認識。弗雷德裏剋大聲...  

評分

三個星期斷斷續續看完,因為對當時的法國社會背景不瞭解,所以也很難理解福樓拜寫的很多政治性的內容的意義。用現代的話來說,事情其實很簡單,弗雷德利剋是一個愛情至上主義者,整個一生都活在阿爾努太太的陰影下並且樂此不疲。他有一些資産,後來得到不少遺産因此不需要...  

用戶評價

评分

寒假讀。

评分

弗裏德裏剋作為對拜倫式英雄的一種反叛,在嚮往愛情的同時不斷妥協,又拒絕瞭命運贈予其的契機,而戴洛裏耶這一典型的巴爾紮剋式人物也在追求權力的路上失敗,兩位好友最終隻能在火爐旁感嘆虛度的時光…福樓拜很重視整體邏輯但又不按照古典的秩序,手一直執著綫串聯在章節的流動中埋存於細小物件中這些碎片,所謂“瓶子中裝進整個海洋”。時間在被作者切斷自我和敘事主體關聯後展開,這條鎖鏈將時代命運、個人視角和集體成見聯係在一起,又非左拉式的直接錶達立場觀點。這本書並非憑空齣世之作,《薩波朗》的不成功和《悲慘世界》的大賣,以及當時的時代原因使他把愛情成長小說的構思中加入瞭政治曆史背景成為必然。一直以來小說傢都被認為是作品中的上帝,如果福樓拜固守傳統展現瞭非凡的生命,也許反而會淪為平庸之作。為平淡卻令人動容的結尾加一星!

评分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怎麼可能是“神靈”般的一切呢?人之關係不可能承受神性的重量……因為情侶是現實的事物。無論我們怎樣把情侶理想化和偶像化,他(她)仍然不可避免地反映著塵世的腐朽和不完善。反過來,由於情侶是我們理想的價值標準,這種不完善就轉而落到我們自己頭上。如果你的情侶是你的“一切”,那麼他(她)身上的任何缺點都會變成對你的緻命威脅。——厄內斯特·貝剋爾這段話,拿來評論愛瑪與弗雷德裏剋再閤適不過瞭。

评分

“這本小說,福樓拜要描寫的,不僅僅是一種流産的愛情,而是個人凡庸的戲劇,在人生的進程中,意與歲去,早年的夢想隻得到俯順日常的現實。”

评分

時代描寫上比《包法利夫人》宏大,人物心理也很細膩,但結構和情感上真的不如《包法利夫人》,還是那句話:墮落真的很容易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