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尾河童
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山多利音乐”、“艺术祭优秀”、“兵库县文化”等众多奖项。
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充斥着太多的神秘,也与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有着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往。与我们一样,印度有屈辱的近代,在风风雨雨中走到了今天。而她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日本著名舞台设计家妹尾河童情趣盎然的印度游记。在游走印度的途中,他以别样的好奇、韧性和深究底里的脾性边走边看边绘,展现一个另类日本人眼中的印度建筑、宗教、历史和文化。其独特细致的文字和绘画让你身临其境。
先列举一些读完此书后获知的关于印度的有趣情况: 1、不包括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印度纸币上有14种语言文字。 2、如果仅论水质,恒河水很不干净。 3、印度人口和牛的比例大致为2:1。在印度具有崇高地位的圣牛们地位逐渐滑落,90年代起新德里出于交通需要已立法将牛赶出城外。 4...
评分对于印度这个邻居,脑海中一直是脏乱差的形象。也不屑于印度的历史源远与流长,总认为他们易于臣服不够血性。风土上水分不是泛滥到洪水就是贫乏到干旱。总之都不是什么好印象。 虽然河童的窥视在80年代,现在看来还是有点意思的。尤其是他们林立的宗教,繁复的铁路,沧桑的建...
评分这种对待旅行的态度很叫人崇敬,不带偏见认真地象孩童一样去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居然会去印度的火车站躺在地上看看,匪夷所思啊。 就是“……”的应用未免太多了,搞得人想说,“河童先生,真是表述力欠佳呀,还是用画的吧。”
评分《窥视印度》是我去斯里兰卡旅行前在书架上抓出的一本书。觉得这本书应该蛮适合旅行的时候读的样子。十天的旅程,我也读完了这本书,印度和斯里兰卡突然让我有了时空的错乱感,我觉得如此喜欢这本书,一方面是着实喜欢作者的有趣,一方面也是对印度又产生了幻想和兴趣。 ...
评分近两天颇为着迷地读完了妹尾河童的《窥视印度》。这是本好看又好卖的书。说好看是我的主观评价,说好卖是有客观依据的:我手上的这一本,是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0月第一版、2006年1月第4次印刷之20001-25000册中之一。从印刷次数与数量可以判断,这绝对是一本常销且畅销的书。 ...
比黄永玉更调皮的老头
评分在凤凰的咖啡馆,消磨了一早时间读的这本。窗外还有渔夫唱着苗族的山歌,在远方,却读更远方的旅行绘本。像看着最远处无穷的天际线,觉得人生真是好长,而这个早晨,一切将才刚刚展开。
评分日本舞台艺术家游历印度的段段遐想,读完可以一窥印度文化。
评分虽然好像是信手拈来的配图游记,实际却真是十分严谨的一本书..沿路走来会对陌生印度的历史、人文、日常大致上有个了解.古迹名胜自不必说,像是摊贩的讲价手艺,印度火车的各级车厢,细密画的绘制,陶器、地毯、木雕佛像的制作,甚至街头卖柠檬水人的生态,都巨细无遗地一一道来,配合堪比细密画一般精致写实的插画,仿佛是真就随着河童先生去印度走了一番一样。不足的地方也有,一是旅馆俯视图的部分稍嫌多了一点,虽然是河童先生的毛病,但其实必要性不大,因为二十年已过,早就物非人非了;二是想贪心要求插图也能用彩色的,哪怕仅仅是淡淡上色,这样就能有更具体些的印象,不会只得一个黑白印度;三是排版上,因为画有画的附注,和文字是分开的,三联排版是让画均占半页,这样就给阅读的连贯性造成了影响,不过问题也不大。这三点不妨碍给本书五星的评价.我很想读读《窥视工作间》和《腌萝卜》这两本呐!
评分缓步行走停歇,仍觉疲惫。这个国家令我好奇却不愿亲身接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