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Mattew Ricci 1552-1610)
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82來華,此後三十年一直在中國傳教、工作和生活。晚年曾將其在中國的傳教經曆撰寫下來,這便是著名曆史文獻《利瑪竇中國劄記》的由來。作為正式介紹西方宗教和歐洲的文化交流作齣瞭無可替代的曆史性貢獻。
金尼閣(1577-1628)
比利時籍耶穌會士。1610年參加瞭中國傳教團。1613年,在迴歐洲的途中,他翻譯、整理瞭利瑪竇的迴憶錄。
本書主要撰寫者是一位在中國生活瞭多年的歐洲人,他以靈敏的感受和一個旁觀者的態度,詳盡記錄瞭在中國的傳教經曆。本書共五捲,第一捲概述當是中國各方麵情況;第二至五捲記敘傳教士們(包括利瑪竇本人)在中國的傳教經曆。因此,本書對於研究明代中西交通史、關係史和耶穌會入華傳教史,乃至明史,都具有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
利瑪竇相關原始資料齣瞭好幾個譯本,因為譯名各不相同,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簡單來說,現存利氏意大利語原稿分為兩個部分:天主教傳入中國史(storia dell'introduzione del cristianesimo in cina)、 1580年至1609年間從印度和中國寄齣的54封信件。利氏去世後,繼任在華耶穌...
評分明粉斷章取義移花接木選擇性失明慣瞭,史料中隻有說明朝好話的段落語句是真的,揭露明朝的黑暗麵的要麼是滿清篡改,要麼是誤解,總之就是不願意正視史實,一味沉浸在yy之中。 書裏很多都可以在中文記載裏找到對應,比如說婦女經常為一點小事上吊自殺,這在三言二拍等明代民俗小...
評分閑來無事已經把第一捲翻瞭兩次瞭,也僅僅是第一捲而已。非常有趣的一本書。比差不多同時購買的《到古代中國去旅行》要有趣得多,雖然後者的名字特意取得比較有趣。不僅是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不同,以至材料的詳簡有彆;更重要的是角度不同,那個時代的外國人比現在的中國曆史學...
評分關於中國福音化的睏難,本書附錄---1978年法文版史若瑟作的前言,引用瞭人類學傢徐朗光在四十年代中國南部鄉村所作的實地研究。其實徐朗光的結論和費孝通的所謂差序格局基本一緻。 費孝通說中國的社會結構及倫理如蜘蛛網一樣,由關係的親疏遠近結成。這種網絡中,公私不分,立...
評分這個假期看瞭另一本《利瑪竇中國書劄》,該書更側重宗教一些(宗教文化齣版社齣的),不過其中也摺射齣中西文化的不同,可以窺見明朝中國的樣貌,比如,當時的人們非常害怕外國人,不允許他們居住等(他來中國早期),遭到圍觀更是很正常。大部分的中國官員對西方文明一無所知...
是#大中國誌#中華帝國全誌#的先行版,今天讀瞭一遍,感覺這種編述體裁就是打這兒開始的
评分9月版
评分在華西人寫作。記錄很詳盡。
评分利瑪竇是一個很重要的曆史人物,他為瞭在中國傳教而學習漢語、穿長衫、與士大夫交友……以中國的方式傳播耶穌教教義,為瞭中國的窮苦百姓耗費瞭一生,他值得我們去紀念。
评分比較一般,可見的東西不多。同是傳教者,與馬國賢之記錄多有相似,但利瑪竇有些迷信。另,本國人總是驚恐於婦女被傳教士強奸及孩子被偷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