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著有《“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1927-1937)》(《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等书。
杨奎松的著述历来以史料发掘和实证研究见长,但本书展现的,却是他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对中共党史的一些宏观思考。从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看似通俗的访谈和演讲的文字中,读者会看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解读。
中共党史研究既是老百姓“渔樵闲话”的佐茶谈资,同时又是严肃的、对众多学者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历史课题。 杨奎松教授是研究中国现当代史的著名学者,其著作深受读者喜爱,多次荣获各项大奖。在当下社会,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的著作,能够获得各方颇为一致的高度赞...
评分看到这书名《谈古阅今》,还以为是随笔性质散文。再看副标题《中共党史访谈录》——现在对“中共”这俩词特敏感,因为和这俩词挂钩的不是教条就是“会议精神”。再看看介绍,“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对中共党史的一些宏观思考”,不知道这里面的近现代史指的是一...
评分看到这书名《谈古阅今》,还以为是随笔性质散文。再看副标题《中共党史访谈录》——现在对“中共”这俩词特敏感,因为和这俩词挂钩的不是教条就是“会议精神”。再看看介绍,“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对中共党史的一些宏观思考”,不知道这里面的近现代史指的是一...
评分这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奎松的一本文集类型的党史访谈录,没有过多学术研究上的论述,更多的是作者对一些问题的通俗的演讲。这样的文字不会让文章过于冗长乏味,也让我这种没多少历史功底的理科生更能了解他对历史许多深刻的个性解读。 从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改革开...
评分杨奎松教授的书已经买了好几本了。这本书无论是从可读性还是真实性来说,都是优秀之作。喜欢这类的历史书籍。很真实,较客观的反应。有些东西在历史教科书里是看不到的,看了很多的好评,决定买来看看。不得不说,我们在学校里“历史”,对于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历史人物是不公正...
大部分重复了作者学术著作的观点,历史学者谈政治问题,太粗糙。最好的一篇文章是附录的《6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很好的文献介绍。
评分观点方法都已经熟悉了,但仍读的过瘾
评分半部中共史,一把辛酸泪。
评分对蒋介石的失败原因和《革命》一书中有不同,而且这个不同是蛮有时代感的,大概作者是因为这本书毕竟只是些讲座的记录,所以可以顺带销售自己的政治观点而不必太严谨于史实吧。再比如“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的问题,有没有根本损害到苏共的统治地位呢?没有……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再度维系了30多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的话,也真的就是让历史为今天服务了。
评分3.5。“近代中国的道路选择问题”、“中共土改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两篇最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