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发表于2025-02-24
英华沉浮录 2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
评分动笔写下这篇随感时,这本董桥的书有中断,荒废很久,期间有冗务缠身,不能自拔,直至抽身而出,怅然若失,原来还没有读完此书。于是给自己一个下午读完这本书,才感激自己没有“走宝”。 曾经到图书馆找董桥的书,发觉只有寥寥几种,且蜷缩在书架的最下一层,尘埃布满书沿...
评分动笔写下这篇随感时,这本董桥的书有中断,荒废很久,期间有冗务缠身,不能自拔,直至抽身而出,怅然若失,原来还没有读完此书。于是给自己一个下午读完这本书,才感激自己没有“走宝”。 曾经到图书馆找董桥的书,发觉只有寥寥几种,且蜷缩在书架的最下一层,尘埃布满书沿...
评分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
评分动笔写下这篇随感时,这本董桥的书有中断,荒废很久,期间有冗务缠身,不能自拔,直至抽身而出,怅然若失,原来还没有读完此书。于是给自己一个下午读完这本书,才感激自己没有“走宝”。 曾经到图书馆找董桥的书,发觉只有寥寥几种,且蜷缩在书架的最下一层,尘埃布满书沿...
图书标签: 董桥 散文 随笔 香港 英华沉浮录 文学 海豚出版社 中国文学
《英华沉浮录2》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董桥果然不只是个闲人,这些文章实在很令人想起叶灵凤,与《读书随笔》排在一起也确实有趣。此书的目的据第四卷谓是要谈论中文和英文的语文,但此集倒是多谈论读书偶得,加之文章齐整地划为三段,忽有层层不同的趣味。由此才可说董桥可读吧。这时候才读出点滋味来。
评分印象深者:接着上卷又写了两篇关于“小山重叠金明灭”之作何解,见仁见智,颇有意思。写“竹林七贤”提到南博所藏南朝之青砖模印,不知尚存否?这卷多次引用《管锥编》之文句,自己应好好细读专于此书~
评分比第一本好一点,董桥还是写文化的事情比较好看,涉及一点政治之类的文章看着就让人烦
评分跟同事聊天无情情说起书里那些点滴,还有小品(卷一)里那些早年用功啃马克思的文字,同事说应该推荐给公司党员看,“才不呢!他们不配~”
评分董桥果然不只是个闲人,这些文章实在很令人想起叶灵凤,与《读书随笔》排在一起也确实有趣。此书的目的据第四卷谓是要谈论中文和英文的语文,但此集倒是多谈论读书偶得,加之文章齐整地划为三段,忽有层层不同的趣味。由此才可说董桥可读吧。这时候才读出点滋味来。
英华沉浮录 2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