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弱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世间》,1935年创办《宇宙风》。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学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著有《语言学论丛》、《逃向自由城》、《林语堂文集》。
林语堂先生自言:他写《武则天正传》是准备对智能犯罪作一项研究。本书以武后的孙子�?王守礼的口吻写就,其与全家一直被幽禁,亲眼见证了亲人的被谋杀。他看完了武后从兴起到败亡的整个过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中,能够称为千古一帝的,或许当属武则天。她竟然以女性之身,正式荣登帝祚,成为旷古未有的女皇帝。她出身寒微,先为老皇的侍妾,继而,又以成熟女人的魅力诱惑了年轻的新帝,由地位卑微的才人而至皇后,皇太后,直到废唐立周,亲祚帝位。她的成功,除了她的具有忍耐力的,异常冷静而万无一失的谋略之外,应归功于她的异常的残忍。由于她所突破的格局是前所未有的,她的排斥异己的屠戮也是前所未有的。就非战争时期而言,武则天的时代是杀人最多的时代。她任用谄佞之人,酷刑逼供,罗织株连,朝廷中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文臣武将,唐室的王公贵族,她自己的皇子们,亲生的和非亲生的,凡是有碍于她的非凡的野心的,都将从肉体上被消灭。据说,武则天的扮演者刘晓庆曾对剧本的初稿不满意,认为过于拘泥史实,缺乏对于作为女人的武则天的理解;于是,我们便看到剧中的武媚娘在母爱与皇权之间不断地徘徊与煎熬,乏味而不可信。这不仅仅是表演的问题,因为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一个谋杀了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并将一对尚在豆蔻年华的孙儿和孙女活活鞭挞至死的女人仍为母爱所累,她怎么可能快活而健硕的活到八十岁!
这是我读书读得最气愤的一次,甚至难以继续读完这本书。身为一个大家,既然将书名定为正传,至少应保持中立者的姿态还原读者历史,即使无法切实还原,至少也应该在下笔之前有所考证。可这本书读下来,满是偏执与诋毁。一代女皇,功过自有读者自己评定,一个大家就这样定义一代...
评分这是我读书读得最气愤的一次,甚至难以继续读完这本书。身为一个大家,既然将书名定为正传,至少应保持中立者的姿态还原读者历史,即使无法切实还原,至少也应该在下笔之前有所考证。可这本书读下来,满是偏执与诋毁。一代女皇,功过自有读者自己评定,一个大家就这样定义一代...
评分最近电视上在热播一部历史剧《武则天秘史》,我冲着对历史的喜爱,便观看了两集。电视一开始便是一场战争,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领导的一场对付外敌的拼杀。夺江山不易,守江山难,此时的他并未曾料到,他如今的一场拼命嘶杀却是在为一个女人打天下;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也将由一...
评分看一本与自己意见完全不相符的书真是一种折磨。 我不晓得现实生活中的林语堂对女人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但是在这本书里,我感觉到的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大男子主义,可惜他写的又是武则天这样一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权主义者。 对于武则天这样一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女性,很...
评分刚刚看完的一本是林语堂先生著《武则天正传》,为什么叫正传,大概历史上很多人写过有关武则天的事情,而且由于作为我国历史上为一个女皇帝,众人自然对她的后宫秘史充满好奇。此书是以唐邠王李守礼为记录人,来写下关于武瞾的一切。林先生在书中的立场或者说是唐邠王的立场是...
鉴于林语堂先生的大男子主义情结严重,对武氏这样一个身为女性的极端权利爱好者,语气里充满了戏虐和鄙夷。对文学里的调侃、讽刺一向接受度很高,这本却处处透露着性别歧视的意味。
评分前面好看,后面没意思。久远的记忆。
评分文人写的传记,喜恶感太强。
评分读的很快.
评分怎么把武则天写得那么残忍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