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衡哲”之“衡”疑与南岳故土有关。生于江苏武进(一曰常州),祖父钟英(字槐庭),伯父范(字叔畴),父亲韬(字季略),均为颇有造诣之学者、诗人。母亲庄曜孚(字苣史),则为杰出画家。有姐妹六,兄弟二,衡哲行二。
二十一岁入上海爱国女校学习,二十四岁成为清华学堂第一位留美女生,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史,兼修西洋文学。二十八岁获文学学士学位,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三十岁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二十七岁发表白话小说《一日》于《留美学生季报》第一期,早鲁迅《狂人日记》一年,被视为“新文学短篇小说开山之作”,被胡适赞为新文学“最早的同志”。八十六岁留下遗言“我不稀罕那个”,溘然长逝……有评论说:“陈衡哲作为我国第一位女教授,女学者,她那崇高的德性和渊博的学识,被师生们誉为‘五四’以来的‘一流正统的女性’。”
本书所注重的,一为说明各种史迹的背景,一为史迹的因果及征此的相互影响,以求培养读者分析现代社会上各种现象的能力。
本书据著者1927年修订本校订重印,原书分上下册,今合为一册。由于复制的困难,略去了原书中既不尽清晰也不尽准确的插图和地图。时间过去了七十余年,这部出自这样一位独特人物有着独特风格的书,无疑仍然是值得我们重温的——尽管同样无疑的是它已不可能完全适合我们今天的需要。
以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对序言里的这样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受传统历史教育课程的影响,说起历史,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局限性”、“阶级”和“必然规律”等一类的词眼。这种思路一般被表...
评分可算看完了,连着好多天早上爬起来,怕吵醒室友也怕光线不好,居然躲在阳台上翻完了这本书。匆匆忙忙出门去了医院,排了一上午,出门前构思好的读后感也快忘了。。。 我看欧洲相关历史有三本书,唐贤兴的《近现代国关史》,John Hirst的《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再有就是...
评分以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对序言里的这样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受传统历史教育课程的影响,说起历史,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局限性”、“阶级”和“必然规律”等一类的词眼。这种思路一般被表...
评分陈用尽可能的方法来去剖析历史,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西洋的千年历史,看出其对于历史的理性与平和,多少成王败寇,最后还是如烟灭; 在豆友中看到说她的爱国主义,我想研究过西洋史的人大多对于国家主义与一些过激的民族主义有一种天然的抑制能力,因为在欧洲这千年的历...
评分以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对序言里的这样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受传统历史教育课程的影响,说起历史,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局限性”、“阶级”和“必然规律”等一类的词眼。这种思路一般被表...
虽译名和某些观点,已经局限于那个时代了,仍佩服在那个环境下高瞻远瞩的目光
评分读到文艺复兴,剩下的回头继续~~
评分对照房龙《宽容》读,可以通晓他们中世纪的不少史实。
评分简明通俗,让人在普及史学知识的同时感到轻松,建议手中有此书的朋友,立刻拿起来阅读。
评分虽译名和某些观点,已经局限于那个时代了,仍佩服在那个环境下高瞻远瞩的目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