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貢布裏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於維也納,並在維也納大學攻讀美術史。1936年移居英國,進入倫敦大學瓦爾堡大學。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哈佛、康奈爾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於1972年被英王授封勛爵。主要學術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秩序感》《象徵的圖像》等。貢布裏希善於以簡明曉暢的語言來錶達嚴肅的題目,以便初入門者能輕鬆學習。
範景中,1951年11月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1979年入浙江美術學院攻讀藝術理論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先後任《美術譯叢》和《新美術》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齣版社總編等職。
楊成凱,筆名林夕。1941年生,山東招遠市人。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係,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員。學術活動範圍廣泛,在語言學理論、漢語語法、文學藝術、目錄版本、古籍整理等領域都有著述發錶。尤為傾心中國古文獻收藏和研究,現為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其他論著見有關專業刊物。
全書概括地敘述瞭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曆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曆史,每一件作品在曆史中都既迴顧過去又導嚮未來。”
貢布裏希爵士,其殫見洽聞,斐然文采之作,往往寥寥數語就能闡發一個時期的整個氣氛。他以一本《藝術的故事》極為成功地教會瞭成韆上萬的人如何去欣賞前人的繪畫,這是一部博學動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經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藝術的故事》自在西方問世以來,已重版二十餘次,享譽全球,國內也有幾個版本。本版為三聯書店版,為藝術史大傢、貢布裏希研究專傢範景中教授的譯本,名著名譯,圖文並茂,製作精美,引人入勝。
發表於2025-02-24
藝術的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藝術史如走馬燈,如若隻是一幅幅經典、一個偉大藝術傢的奇聞異事,則讀後心頭隻如流水拂過,瞭無痕跡,基本上沒什麼印象瞭。但是這本《藝術的故事》則不是如此,當我閤上書頁,細細迴想,一條模模糊糊的藝術發展主綫隱隱在腦中蜿蜒起伏,藝術傢的故事反倒沒有記住幾個——本...
評分貢布裏希在《藝術的故事》導論中,第一句話就說:“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隻有藝術傢而已。”是否可以演繹一下:在産品設計領域,沒有設計師這種東西,隻有設計而已。 【原文,含圖,歡迎交流:http://www.naowan.com/archives/2009/06/12/507】 最讓設計師崩潰的事情,是...
評分《藝術的故事》是我們的第一個譯本。那時初涉譯壇,看到不同的譯傢有不同的主張,為瞭文字精準,尊重原著,我們傾嚮直譯,以免有失原意。如今三十年過去,重讀舊譯,看到《藝術的故事》在中國有如此多的讀者,雖是喜悅,但關注譯文的明白曉暢和平易近人的想法不覺萌動。...
評分藝術關乎於美學,而美學又屬於哲學範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學經。藝術不是狹義的美,更不是膚淺的真實。 隻有美的藝術是空洞的,為追求美而失去內容的藝術,或是“隻剩下美”的美,還美嗎?如果每日從早到晚艷陽高照,人們便不會陽光有多美好,更不會為日齣而欣喜,...
評分0.“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隻有藝術傢而已。” ——導論::論藝術和藝術傢 正如很多人所認為的,藝術應該是美的創造活動,因此,有瞭“純藝術”的說法。但實際上,藝術無論從其起源還是從其內容來講,都不應該僅僅看重如今叱詫著風雲的所謂“藝術傢”們。 誠然,那些獨具創...
圖書標籤: 藝術 藝術史 貢布裏希 藝術的故事 西方藝術史 藝術理論 曆史 美術理論
我讀的是這個版本,確實翻譯曉暢。但是裏麵畫傢的譯名有些可能不是通用的譯名,比如馬奈翻譯成“馬內”,維米爾翻譯成“弗米爾”。 插圖非常棒,比如《最後的晚餐》那張,不是常見的那張,而是站在門口觀看整個食堂的樣子,更能理解畫傢創作的壁畫與建築的調和。
評分看完很久瞭……我已經都快忘瞭……而且做筆記的那刀紙還不知去嚮
評分終於把一些零碎的知識點串起來瞭。離頓悟更近瞭一步。
評分貢布裏希好棒。雖然我一點也不同意“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隻有藝術傢而已”的論調,還是覺得這是一本絕佳的藝術史。以及這書難道賣得不好咩,為什麼三聯沒有拿住版權,後麵一直都是廣西美術?
評分果然缺乏藝術的天分啊,圖片很漂亮,但是讀到後麵就混亂瞭。八卦太少,倫勃朗這麼多八卦竟然就掠過瞭,差評!
藝術的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