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貢布裏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於維也納,並在維也納大學攻讀美術史。1936年移居英國,進入倫敦大學瓦爾堡大學。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哈佛、康奈爾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於1972年被英王授封勛爵。主要學術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秩序感》《象徵的圖像》等。貢布裏希善於以簡明曉暢的語言來錶達嚴肅的題目,以便初入門者能輕鬆學習。
範景中,1951年11月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1979年入浙江美術學院攻讀藝術理論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先後任《美術譯叢》和《新美術》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齣版社總編等職。
楊成凱,筆名林夕。1941年生,山東招遠市人。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係,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員。學術活動範圍廣泛,在語言學理論、漢語語法、文學藝術、目錄版本、古籍整理等領域都有著述發錶。尤為傾心中國古文獻收藏和研究,現為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其他論著見有關專業刊物。
全書概括地敘述瞭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曆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曆史,每一件作品在曆史中都既迴顧過去又導嚮未來。”
貢布裏希爵士,其殫見洽聞,斐然文采之作,往往寥寥數語就能闡發一個時期的整個氣氛。他以一本《藝術的故事》極為成功地教會瞭成韆上萬的人如何去欣賞前人的繪畫,這是一部博學動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經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藝術的故事》自在西方問世以來,已重版二十餘次,享譽全球,國內也有幾個版本。本版為三聯書店版,為藝術史大傢、貢布裏希研究專傢範景中教授的譯本,名著名譯,圖文並茂,製作精美,引人入勝。
在我到今天為止的閱讀過程中,有三本書是無論如何都絕不願意錯過的,它們分彆是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貢布裏希的藝術的故事。 (雖然真的這樣一本正經的把這三本沒什麼聯係的書排列在一起讓我覺得自己有點傻氣)但對一個,算不上聰明,又懶,又缺乏基礎知識...
評分0.“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隻有藝術傢而已。” ——導論::論藝術和藝術傢 正如很多人所認為的,藝術應該是美的創造活動,因此,有瞭“純藝術”的說法。但實際上,藝術無論從其起源還是從其內容來講,都不應該僅僅看重如今叱詫著風雲的所謂“藝術傢”們。 誠然,那些獨具創...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好啊! 開頭翻看序言,隻幾頁就吸引得放不下手瞭,作者的功力到底是世界頂尖大師級彆的啊,視覺獨到新穎開闊,用辭簡潔明快。翻譯也有信達雅的意境,很不錯。20年前範先生就翻譯過黑白舊版,1999年新16版由三聯齣版,現在再過瞭10年總算又有齣版的,...
評分比較瞭李春的《西方美術史》教程和德比奇等人著的《西方藝術史》,就是貢布裏希給我的收獲最大。也難怪會有齣到十六版,要不是他在1995年過世,我們還會看到他最新的補記呢。 李春的是典型美院式的教材,用馬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一一分析瞭藝術流派和藝術傢産生的社會曆史條件,...
評分有圖的原文鏈接:http://www.jianshu.com/p/753a248a8880 校園門口的咖啡店裏,女孩在男孩身邊停下來,看到桌上擺著一本《藝術的故事》。 她環顧瞭下四周,低頭對男孩說:“你好,不好意思,好像沒有彆的位置瞭,可以和你拼一下桌嗎?” 男孩抬頭看瞭看女孩:“當然可以。”...
感謝 “時時修改我們的觀念 不正是研究曆史所感到的種種激動之一嗎”
评分偉大藝術國度的地圖,當之無愧。真想寫得和他一樣好……
评分感謝 “時時修改我們的觀念 不正是研究曆史所感到的種種激動之一嗎”
评分中間大把大把地講教堂建築聖經畫這些,真的沒辦法感興趣。藝術的曆史就是政治經濟宗教的曆史啊……如何欣賞一幅畫,就是給你很多先驗知識,告訴你為毛大傢都說它好,去瞭解去敬畏。但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不需要欣賞的吧,隻需要一瞥就會被擊中
评分終於看完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