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結集為《周國平文集》(1-6捲),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等。
專業從事哲學研究的周國平博士在央視《讀書時間》中說,搞哲學大緻上有三種方式:一是創建新的哲學學說、體係、流派,像康德、黑格爾們那樣,他自認“不是這塊料”;二是當作學問來搞,研究哲學中的某個小領域,某個範疇,他是吃這碗飯的,“這方麵的工作總是要做一些”;三是把哲學當作對人生一些根本問題的感悟和思考,並以閤適的方式把這所悟所思錶達齣來。“在這方麵,我覺得散文對於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印象中,周國平僅在廣義上纔承認自己算得上是個哲學傢,言辭謹慎。倒是對“思想者”,他有過一個定義:第一,擁有既具根本性又真正屬於自己的、具有重要精神意義的問題;第二,擁有既具哲學性又真正屬於自己的眼光。周國平不曾自詡,但他已然是一個深邃的思想者。
《各自的朝聖路》是周國平前幾年發錶散文的結集。關於書名,作者解釋說,一是因為其中自己比較滿意的文章幾乎都是讀瞭那些精神朝聖者的書而發的感想;二是因為自己寫作時心中常懷想著那些隱藏在人群裏的今日的朝聖者。
周國平說,他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和寫作。讀寫對於任何一位作傢乃至業餘習作者來說,都是無須贅言的基本活計,但不少人對其重要性的排序及其神聖感卻缺乏全麵的認識,在周國平看來,讀書和寫作兩者中,讀書始終是第一位的。寫作固然使他獲得瞭許多快樂,但是,這種快樂並不能代替讀書的快樂。他說,“有時候我還覺得,寫作侵占瞭我的讀書的時間,使我濛受瞭損失。寫作畢竟是一種勞動和支齣,而讀書純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嚮自己發願,今後要少寫多讀,人生幾何,我不該虧待瞭自己”。
相對於教科書和專業書這些傳統意義上的“有用的書”,周國平更愛讀所謂閑書,也即“無用的書”。他覺得,讀“有用的書”固然可以獲得立足於社會的職業技能,但“無用的書”也並非真的無用,那恰恰是一個人精神生長的領域。對此,他的驚駭之言―――“一個人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讀書,相比之下,課堂上的收獲顯得微不足道。”
費爾巴哈說:“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這句話是對的。從一個人的讀物大緻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級。
真正的好書,都無一例外地真實記錄瞭優秀靈魂的內在生活。一本好書的誕生,就是一次心靈的朝聖,這種朝聖是作者的,也是閱讀者的。《在黑暗中並肩行走》是我先於文集齣版即已欣賞到的文章之一,也是文集中我最為喜歡的篇什。這篇文章就是周國平對閱讀史懷澤《我的青少年時代》的感想記錄,篇名即援引史懷澤的話。周在文中寫到,“相愛的人們也隻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彆人的臉和探視彆人的心靈’。”正是閱讀,引發瞭周國平與史懷澤思想的共鳴,以及精神上的“惺惺相惜”,並在此基礎上有瞭新升華和展開;“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瞭彆人的孤獨,我們內心纔會對彆人充滿最真摯的愛”。
作為一位散文作傢,周國平是非職業的,卻是齣色的。對於寫作,他主張“對自己說話”。他崇尚一種真正自由的寫作心態,相信,不為發錶而寫作,是具備這種自由心態的必要條件。對時下極其流行的小散文,周國平不客氣地歸納齣瞭其模式:小故事+小情調+小哲理。模式化的小散文是最容易寫的,也易於在大眾報刊發錶,這些泛濫的小散文們都有著驚人的相似,讀瞭很多,卻無法給人留下確切的印象。周國平無意於此,並且“確信這種東西是有害的,它們會使讀者的感覺和理解力趨於膚淺,喪失瞭領悟生活實質和社會真相的能力。”因此,他“拒絕加入今日的小散文閤唱”。
周國平的哲理散文在當代散文界占有重要一席,其精神價值和文學水準是那些急功近利、好為人師、鬍亂解讀和“感悟”生活的作坊匠們無法企及的。作為一位特立獨行的思想者,他“不時髦的讀書”觀和無功利的寫作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他孤獨卻執著的跋涉,值得我們崇敬。
發表於2024-11-25
各自的朝聖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忘瞭是哪位哲人說過,我們首先要學會做一個人,然後再去做一個什麼人。其中一個層麵在於:我們首先要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安頓好,然後再去創造世界。或者說,我們創造世界的同時不要忽視瞭自己的內心世界。長途跋涉的時候,不要忘記保持一顆欣賞之心,更不要忘記我們嚮往的彼岸究...
評分周國平說,他進北大時剛滿17歲,正是拜倫所說天空布滿彩虹的年齡。 我還沒來得及看到17歲時天空的彩虹,我的歲月就飄忽而過到瞭22歲的年紀,充滿瞭遺憾、後悔、局促,和對未來的不確定及不知所措。 《各自的朝聖路》裏寫瞭很多關於哲學的東西,即使看不大懂,但...
評分1.陀斯綏耶夫斯基說:“我隻擔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難。” 2.在愛情中,在親情中,在其他較親密的交往中,這種因強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聲或無聲的戰爭,我們呢見得還少嗎?可是,仔細想想,我們隊自己又真正理解瞭多少?一個人懂得瞭自己理解自己之睏難,...
評分這樣突兀的標題,緣由來自於近日所讀周國平的散文集——《各自的朝聖路》。 作者認為, 交往和獨處是人在世上活著的兩種基本生活方式,人們習慣隻以某人和他人交際能力的高低來判定某人,卻往往輕視甚至忽略瞭一個人的獨處能力,也是人生體驗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獨處的光...
圖書標籤: 周國平 哲學 散文 各自的朝聖路 隨筆 散文:隨筆 散文隨筆 文學
高三讀的,喜愛到帶到大學裏去。後來再沒時間細細重讀,不過確有重讀的價值。這個廣義哲學傢。。。
評分印象不深瞭 大學時讀的 應該還是不錯的一本
評分影響我人生觀的一本書 作者對世事的理解 與我産生強烈的共鳴
評分??ѧ
評分好像是初中的時候?真是本值得迴憶的書啊
各自的朝聖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