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富有诗意;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读缘缘堂随笔,最大的触动便是字里行间流动的那一抹禅意。 最初接触佛经是在大一。喜欢的男生爱好学佛参禅,于是在他的吸引下开始抄诵《金刚经》。来年春天又选修了王雷泉法师的坛经。望道课程论文继续做王维以禅理入诗的题目,《维摩诘经》翻到后来终于有些腻烦。于是...
评分说起来,沅沅这个名字最开始的渊源,应该就是缘缘堂。 中学时,恰在读过《缘缘堂随笔》后,几个好友相约去徐家汇逛街。在衡山路上,经过一家茶馆,名叫“圆缘园”。那时就觉得yuan这个音节真美,含义也好,有一切圆满具足之感。 人到中年,重读此书,感受又深一层。 丰子恺建缘...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写丰子恺来。那本众所周知的《缘缘堂随笔》,早就触摸过多次,却一直没有认真读着,到是时时在别人的文字里感受着它的温度。到底是因为漫画,让我不经意里想起他,想起那聊聊数笔后留有的余味。 台湾散文家小思曾经给丰子恺的很多诗词漫画配过文,文意清...
评分闲来翻翻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小小的一册书,很薄,所收文章也不多,但篇篇精到,每句话都是不浪费的。字句与意境皆平和幽远,让人仿佛置身于温暖水面感受乍起的涟漪轻轻漫过身体,细腻不失张力。很多人觉得丰子恺的散文恬淡适宜,类似小品,可茶余饭后随意的慢嚼细咽...
评分读缘缘堂随笔,最大的触动便是字里行间流动的那一抹禅意。 最初接触佛经是在大一。喜欢的男生爱好学佛参禅,于是在他的吸引下开始抄诵《金刚经》。来年春天又选修了王雷泉法师的坛经。望道课程论文继续做王维以禅理入诗的题目,《维摩诘经》翻到后来终于有些腻烦。于是...
生活点滴,却韵味浓郁
评分当年我买的还是精装本
评分用kindle看的,很短小的书,只是在豆瓣搜出这么多版本,比较目录也不得而知自己读的究竟是哪一个版,也不重要了,最喜欢的还是其中描写杨柳的一篇,讲到春天里的万物都是努力在向上生长,只有柳树是默默地垂向滋养它的大地与水源,也为柳树一向在文人作品中被视为“轻贱轻薄”正了名,也是,牡丹芍药又何贵之有?从来都是文人们的说辞吧。 还有一篇叫《闲居》,把春夏秋冬,或是晴日雨天比作音乐与旋律,于是春如门德尔松,夏如贝多芬,秋如肖邦,冬如舒伯特,或是乐章中的行板,快板,慢板,C大调,还是F调…… 还有一篇将自己的画分为大致4个时期:画诗词,画少儿,画世相,化自然。是认知与境界的演进,也是相互交织与融合的人生。
评分蛤蛤,明天就考试了然而这种风格的随笔我一看就停不下来呢。
评分看散文,仿佛介入作者的生活,感受到他的感情和意气,TK倒有些血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