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等长篇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发表于2025-02-24
富萍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有些小说是注定没有颜色的,它们是将寻常人家、寻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一段,用剪刀剪下来,再用文字编码了,于是成书。作家在记录时是不用笔的,她们用一架能够连续拍照的相机和足够多的黑白胶卷就好。不过,要把相机快门的速度调到最大,别遗漏了琐碎事中最琐碎的一件。整理过后...
评分有些小说是注定没有颜色的,它们是将寻常人家、寻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一段,用剪刀剪下来,再用文字编码了,于是成书。作家在记录时是不用笔的,她们用一架能够连续拍照的相机和足够多的黑白胶卷就好。不过,要把相机快门的速度调到最大,别遗漏了琐碎事中最琐碎的一件。整理过后...
评分人物写得高超就写出了人生。故事有很多,却又仿佛是没有的,苏州河,闸北,淮海路,棚户人家,干部家庭,扬帮人,宁波人连成了一体。 王安忆的小说是给还对上海大变样之前有生活经验的人的福利,读着读着就发现,嗯,是这个样子的。
评分以前读王安忆的书总会心里戚戚的,像《桃之夭夭》,像《长恨歌》,但唯有这本读下来,觉得心里是暖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吧,再苦也依然可以过的向上快乐,书里面说那个瘸腿孩子的妈妈,来到上海,什么苦活都做过,没学到什么技术,但却练就了一身吃苦的本领,以后生活再苦也不...
评分诚如王安忆说过,正是那片灰色的、逼仄的弄堂,造就了整个上海,正是那些琐琐碎碎切切擦擦,成就了所有的上海人。 王安忆非常擅长写波澜不惊的生活。张爱玲有一根绣花针,她亦有一根绣花针。张爱玲的绣花针是描龙画凤,在大红的绸缎上刺下炫目的金银色,其实有一些残...
图书标签: 王安忆 小说 富萍 当代文学 中国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
《富萍》讲述的是"文革"前--一九六四年、六五年的故事。当时的上海社会组织很严密,王安忆从一个特别感兴趣的题目--移民入手,描述上海人怎样到这个城市来聚集。分头写了许多上海中层、底层的市民,描写他们以什么样的理由来到上海,又如何慢慢居住下来。
小说里的富萍从小没有父母,在亲戚家长大,她因为和"奶奶"的孙子有婚约来到上海,富萍外表木讷,在内心却处处透着聪慧,表面上柔顺,骨子里却是倔强的,事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她周身上下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透着一股子鲜艳的乡气。
富萍这样的姑娘似乎是诺大上海的小角落,不出众,无太多颜色可装饰。王安忆写这样一个姑娘在婚事面前完全没有自主权的困境中,如何倔强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很细致,但是给人感觉似乎是对细致的挑战,试图更加细致,更加冷淡。
评分富萍是那么的倔强。
评分那些个插画倒是很有趣
评分富萍是那么的倔强。
评分王安忆对作品人物的相面及心,用放大镜立体细观、体察人物的效果,真是工笔重彩。她笔力又够,可以感觉到几乎是她手写了她想,有这样的文字能力和表达天赋,真是值得艳羡。然而有了这样的本事,不舍得不用,又欠缺点控制和布局,小说就容易絮了。人物像活人被关在密封的小小微缩景观里,你看他们生动无比,纤毫必现,但是空间就这么大,去不了别处。
富萍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