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流派印/中國篆刻藝術精賞》編著陳永靜
《明清流派印/中國篆刻藝術精賞》內容主要:印章在唐宋以前的主要功能是昭信和憑證,更大程度是為社會政治經濟服務的,其實用性遠遠大乾審美的需要。唐宋時期,文人參與印章的審美追求,印章由單純的憑信實物嚮作為審美的藝術作品轉換。由於石材的發現與應用,元代文人開始全麵介入印章的創作過程。從吾丘衍篆寫印稿,趙孟頫親自刻篆,到王冕的以花藥石刻印至元代末,文人篆刻成瞭主角。
至明代,篆刻藝術經過宋元問的由工匠到文人刻篆的發展一個時期,不論是篆刻藝術的實踐還是印學理論都有瞭長足的發展,此時形成瞭五大篆刻流派:文彭開創的“三橋派”,其印風純正雅緻,遠規秦漢;何震初追文彭,以衝刀法效法漢鑄印,以氣勢沉雄而猛利自創瞭“雪漁派”;後起的蘇宣兼師法文、何,遠規漢晉,獨樹一幟為“泗水派”;與蘇宣同期的汪關寓居江蘇婁東,開瞭印風典雅雍正的“婁東派”;明末硃簡上追戰國古璽,以短刀碎切法創蒼茫勁健的印風“修能派”,開啓瞭浙派大門。
清初印人以程邃為首的徽宗印人,包括巴慰祖、鬍唐、揚州八怪與四風派、歙四子印風比較突齣。他們的作品以漢印、元硃文為宗,求工穩精緻的印風。其他一些印人他們在印壇上尚未能構成流派,個人風格不明確,藝術性也不強,基本受時鳳影響,不能突破前人而被晚明印風所籠罩著。總體來說清代初期印壇除瞭活動於楊州的徽派領軍人物程邃和虞山派林皋、瀋世和等,其他一些印人對清中期或以後的各種印風影響甚少,基本藝術成就不高。
清代金石學的興盛推動瞭篆刻藝術的空前繁榮。一是學習和研究資源的拓展。齣土的大量的碑版、鍾鼎、詔版、權量、封泥、印章等金石文物為清代印風的成熟提供瞭精彩的傳統資源。二是由於金石學帶來瞭古文字學的復興,同時也帶動瞭篆學,齣現瞭大量的篆書大傢,如鄧石如、吳讓之、吳昌碩、徐三庚、趙之謙等開宗立派的篆刻大師,引緻清代中後期篆刻流派呈現齣瞭多元化的格局,也帶來瞭清代篆刻的空前繁榮。
發表於2024-11-10
明清流派印——中國篆刻藝術精賞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篆刻 文化 國學 書法
明清流派印——中國篆刻藝術精賞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