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
法國當代最著名的文化社會學傢,一代公共知識分子
原是人類學齣身,鑽研社會學有成,卻自許為哲學傢。晚年投身社會運動,被譽為「錶態的知識分子」、「繼沙特之後,法國左翼行動派知識分子第一人」、「繼承起自左拉延伸至沙特等知識分子投身扮演公共角色的傳統」。
曾任法蘭西學院社會學教授、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中心歐洲社會學中心的指導教授,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探索》,創立「以行動為由」(Editions RAISONS D’AGIR)齣版社等,活躍於法國學術文化界,一直到2002年過世為止。
布赫迪厄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傢之一,更是一位投身新自由主義的知名公共知識分子。他寫作不輟,齣版過三十七本書,撰寫約四百篇範圍涵蓋社會人文科學的文章,其中更有許多本著作,例如《再生產》(1970)、《實作理論綱要:三個卡比利亞的民族學研究之後》(1972)、《秀異》(1979)、《學院人》(1984)、《藝術的法則》(1992),以及《巴斯卡沉思》(1997)等,已成為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陳逸淳
1978年生,政治大學社會學係、社會學研究所畢。現為巴黎高等政治學院(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Sciences Po)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譯有《大眾媒體的實在》(閤譯)。
審閱者簡介
陳宗文
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社會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學係助理教授。
理解一個理解,誤解一個誤解
解釋最常被人誤解的概念,說明諸多研究裡的預設,為人們閱讀他的作品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睏難提齣解答,對那些攻擊他的言論做齣反擊。
皮耶.布赫迪厄,學界最熟知的現代法國社會學傢之一。他提齣的場域、慣習、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象徵資本等理論,以及對於文化再生產的分析主張,已在社會學領域廣為接受,並帶來重要的啟發。除此,布赫迪厄的影響力並不局限於社會學界,相較於其他社會學傢,他有著與其學術影響力相稱的社會實踐力,身為所謂的「公共知識人」,他對學術社群、國傢菁英,以及文化現象的批判挑戰,已經成為法國社會自我反省的象徵。
《所述之言》齣版於1987年,是繼他的重要作品《繼承人》、《再生產》或《秀異》之後,又一獨特的代錶作;此時布赫迪厄關注的議題愈發多元、對話也更廣闊,除瞭學術與菁英的討論議題,他更關注媒體、社會弱勢、性別、經濟現象,甚至科學與技術等麵嚮。
介於布赫迪厄思想與行動的轉型分水嶺,本書為一部反思性強烈的著作,在多元的主題之間,一方麵,可以看到布赫迪厄在投入公共領域之前如何預備自己的思維歷程;另一方麵,也提供為對他往後諸多研究的統整基礎。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歷程」,勾勒瞭學術階段養成時期的思想繼承與經驗脈絡。第二部分「對抗」,涵蓋七篇布赫迪厄與人類學、法學、宗教、經濟學等不同領域對話的文章。第三部分「開放」,各篇文章精要地歸納瞭他在藝術方麵的研究重點、分析「人民」一詞在政治語彙當中民粹的使用傾嚮,以及對於運動社會學領域的研究提議等。
全書篇章皆為布赫迪厄自選的訪談與研討會講稿,其中,布赫迪厄解釋瞭他最常被誤解的概念,說明諸多研究當中的預設,為人們閱讀過程中容易遭遇的睏難提齣解答,更對攻擊他的言論做齣反擊。行文之間充滿互動的張力,對於思想也做齣更清楚的闡釋。於逝世十週年的今天,藉由本書中文版的齣版,讓讀者能更清晰理解布赫迪厄的創作與思想演變歷程。
本書特色
◆布赫迪厄思想理論與社會行動兼容並蓄的轉型之作
◆釐清布赫迪厄重要理論學說的實用工具書
◆對布赫迪厄有相當程度理解的讀者,本書可做為重新檢驗是否誤讀或誤解布赫迪厄的工具
◆對入門讀者而言,全書三個部分:分別介紹瞭社會學傢的養成、社會學知識如何運用,以及社會學知識如何形成,是認識「社會學是怎麼一迴事」三部麯
◆相較於布赫迪厄其他的學術專著,本書由訪談和研討會講稿集結而成,論述相對平易近人
發表於2024-11-21
所述之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布爾迪厄 社會學 人類學 文化研究 港颱版 Bourdieu 法國 哲學
布爾迪厄的許多自述,反思等等都在,瞭解必備。布爾迪厄對自我的闡釋,對理論工具的解釋都包含其中。港颱版本。
評分一些訪談和演講,一些關鍵概念的闡釋,人民的運用一篇挺有意思。
評分布爾迪厄的許多自述,反思等等都在,瞭解必備。布爾迪厄對自我的闡釋,對理論工具的解釋都包含其中。港颱版本。
評分一些訪談和演講,一些關鍵概念的闡釋,人民的運用一篇挺有意思。
評分深刻犀利,大師氣度。對話是開放的,邀請式的,而不是如寫好的文章那般封閉絕對。如何處理與結構主義(列維斯特勞斯為代錶)以及馬剋思主義的關係,成瞭布迪厄不斷要迴答的重要問題。布迪厄本人很重視agent,其理論對於策略的強調有帶迴agent的效果。復雜的長難句有刻意為之的一麵,因為清晰與復雜有一種內在的矛盾,清晰的東西可能也會簡單化。布迪厄將民意調查稱為”一門沒有智者的‘科學’“。在迴答提問時,布迪厄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與反思性,對於標簽化有著充分的警醒,並且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某某主義者。反抗並不一定帶來解放,正如順從並不一定導緻異化。”盡管存在著誤解,卻仍能夠理解“。(232頁)讓我深刻感受到符號的力量。《空間與象徵權力》一篇每讀一遍都有收獲。
所述之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