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

在华五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出生于浙江杭州市,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887年他返回美国弗吉尼亚州读书。1904年婚后携妻再回杭州,开始在中国传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至日本投降后获释。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离开中国后在美国度过余生。2008年其骨灰被安放于杭州半山安贤园。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司徒雷登
出品人:
页数:239
译者:陈丽颖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046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司徒雷登 
  • 传记 
  • 回忆录 
  • 司徒雷登 回忆录 
  • 近代历史政治 
  • 中美关系 
  • 燕京大学 
  • 近代政治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于1954年由美国蓝登书屋出版,全书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忆了他的在华经历,后3章则是他的反思与总结。全书记述了作者对其个人事业的选择、传教士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经历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

作为在近代中国史、教育史和中美关系史方面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司徒雷登的回忆录保存了许多关于当时史实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的个人成长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等因素,《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中的论述和观点不尽正确,有些甚至偏颇,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注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  

评分

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  

评分

2008年,司徒雷登下葬于西子湖畔,那是他出生的地方。 司徒雷登在遗嘱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 他是一个美国人,却在中国一待就是五十年,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创建燕京大学,奔波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四处筹款建校,可谓筚路蓝缕。他亲历过五四运动,...  

评分

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  

评分

2008年,按照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的骨灰总算安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了,和他的父母与弟弟都安葬在中国杭州(其实他最想安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和他的妻子安葬在一起,但据说她妻子在北大的骨灰已经毁在五十年代了)。按毛主席的话说“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  

用户评价

评分

另一个译本

评分

艰苦传教、卓越办学、艰难任大使,慢慢的都是对中国的爱。对我党的看法还未过时。

评分

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另外对比英文本发现对某党有直接批判的地方被删节.但还是保留了一部分批判,没想到会这么处理,略感惊讶

评分

第十人读过这版本。。。这是完整无删减的大陆版,胡适的作序和对蒋委员长的溢美之辞都玩好保留。今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修地铁看完了。。。

评分

第十人读过这版本。。。这是完整无删减的大陆版,胡适的作序和对蒋委员长的溢美之辞都玩好保留。今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修地铁看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