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
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曾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博士师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先生并在其指导下,结合对开玄弓村的调研,完成毕业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着手重建中国社会学,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
1980年,被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
1981年11月,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社会学最高奖项——赫胥黎奖章。
1982年12月,被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1988年,获“不列颠大英百科全书”奖。
《江村经济》一书是费孝通先生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先生的指导之下,结合自己对江苏吴江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博士毕业论文。英文原版出版于1939年,后引进中国被译为《江村经济》。这本书出版以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写中国,结合丰富的数字和图表,真实还原了中国农村的情況。书中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是对宏观问题研究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几十年过去,书中描写的情况在现今的农村社会依然存在,解决问题的路径也可以从书中寻得。
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费孝通《江村经济》p259.《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评分做研究是要下苦功夫的,绝不能想当然。只有尽可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农村的真实样貌,才能避免所谓的“拍脑袋决策”。
评分书中所写和农村实际很相符,但自我感觉收获不是很多,文字读起来有点费力。
评分可读性很强。词穷了…只能说很厉害,不管是翻译还是费老本人。
评分书中所写和农村实际很相符,但自我感觉收获不是很多,文字读起来有点费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