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生于印度,父亲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关的《绞刑》(A Hanging, 1931),《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这些纪实性作品。
1928年1月回国后,奥威尔深入到社会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在巴黎、伦敦两地,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他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受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部权威性文献。
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的内部分裂,致使战争失利,而奥威尔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他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影响最广的两部名作——《动物农场》和《1984》的创作。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终年46岁。
发表于2025-01-05
一九八四·动物农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和很多人一样,《1984》我是一点点啃完的,不是说这本书没有阅读乐趣,事实上,这本书的乐趣比很多畅销书都多,但其乐趣不是让人乐一下就完事的那种,而是让人背脊发冷,环顾四周,仔细咀嚼,心神领会然后持续读下去的那种--听起来像恐怖小说?其实地球也素很危险的... 也有把...
评分从4星改为5星。 人的存在,首先是一个生命存在——和所有其他的生命的一样,不过就是堆积的基因更多一点,更复杂一点,功能更多一点而已。当然,这一点突出之处,可以说是惊人的,特别是当这种生命煞有介事地谈到“存在”的哲学的时候。 然而这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人...
评分从4星改为5星。 人的存在,首先是一个生命存在——和所有其他的生命的一样,不过就是堆积的基因更多一点,更复杂一点,功能更多一点而已。当然,这一点突出之处,可以说是惊人的,特别是当这种生命煞有介事地谈到“存在”的哲学的时候。 然而这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人...
评分本书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反乌托邦三部曲,也是名气最大的一部。前一段日子看到有人撰写文章,说《一九八四》中提到的二百多件事情,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件已经发生了--呵呵,读到这里,没看过这本书的朋友可能会认为这是部科幻小说--八十年代初...
评分先声明一句,如我以前一贴所写的,我对董乐山先生的敬仰,如滔滔黄河……但是最近在细读他译的《一九八四》时,还是找到了一些似乎是硬伤的地方。不是逐字逐句地对,只是读译文觉得好像有问题再去找原书对。不亲身搞翻译的人尤其要记住,翻译无完美,有硬伤也不足为奇,只要不...
图书标签: 反乌托邦 乔治·奥威尔 奥威尔 政治 1984 小说 外国文学 经典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评家如是说。
可能是跟奥威尔的身世有关,出身贫寒,但身处贵族学校。即使成绩优异,但是业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或许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看清楚社会各个阶层,发出清醒的声音。当时的socialism还是一股新鲜的潮流,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但是这本书却通过夸张的手法尖锐的指出了没有东西制衡的socialism极有可能变成totalitarianism。小说中的电子屏,思想罪,少年侦察队还真的让我想到了现在北朝鲜和文革时期的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然后又想到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当时不怎么懂,为什么会如此赤裸裸地突出情欲。看了这本书终于理解了,在一个人性被压制的年代,疯狂的享受性爱的快感本身就是一种反叛,一种对蔑视人性的反抗。正如书中所说:“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把party搞垮的力量。“
评分年轻时看1984觉得失之生硬,细节和想象力不如俄罗斯人的《我们》;当下重看1984,发现人家一个英国人70年前的纯脑洞居然可担当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评分一本看到一半就决定给五星的小说 期间因为换手机 考试等原因一本好书竟拖了半个月才看完 书中的大洋国让我想到了建国初期的中国 又有些像现在的朝鲜
评分前段确实很吸引人非常有意思,但看到后面就觉得有点太。。过?不过可能是我在飞机上看到晕机所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但,请勿过分信赖小说的情节
评分关于该书的评论发了N次都通过不了~~~~~
一九八四·动物农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