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 現代女作傢。原名馮鍾璞。原籍河南省唐河縣。1928年7月生於北京。
十歲時隨傢庭南遷到昆明,上過南菁小學和西南聯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係,後轉人清華大學外文係,1951年畢業。曾任《文藝報》、《世界文學》等刊物編輯。1981年調到外國文學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寫有《紅豆》 、 《桃園女兒嫁窩榖》等小說。1962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為會員。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為會員。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傢協會理事,經澳中理事會、英中文化協會邀請,於1981、1984年訪問澳大利亞與英國。現列入1986年國際名人錄和國際著名作傢名人錄。主要作品有:《弦上的夢》(1978年12月《人民文學》),《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藝齣版社齣版),《宗璞小說散文選》(1981年北京齣版社齣版),《丁香結》(1986年百花文藝齣版社齣版)等。其中《三生石》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奬,《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傢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奬。
小說總體不離戰爭的大時代背景,事關人類命運前途,作者筆下不時流齣帶有些哲理的感慨。如在眾人議論日本侵略軍的被俘士兵時,孟弗之說:“他們也是人,但是在法西斯政策驅使下已經成為工具,被‘異化’瞭。我們進行這場保衛國傢民族的戰爭,不僅要消滅反人類的法西斯,也要將‘人’還原為人。”“將‘人’還原為人”,乃是涉及為民立命的大問題,古今有多少哲人為之耗費心思嗬!書中還用瞭很多筆墨寫那時的青少年,今天都已是七十以上的老人瞭。他們個個文明聰穎,活潑天真,有教養,有理想。他們的對話、神態,在談笑嬉戲之間,在敵人的野蠻轟炸麵前,往往流露齣父輩熏染的影響。我很喜歡這些片段的描繪。例如一群小青年在生物學教師帶領下到山野采集植物標本那一節,即是既見情又見景的好文章。
《野葫蘆引》是寫知識分子的,也主要是寫給知識分子看的。尤其是寫他們在民族存亡的大關節上的操守,寫他們怎樣堅韌不撥地、忠誠地守護著教育這塊事關子孫後代的神聖“陣地”。總之,是一部為知識分子立傳的作品。
宗璞的文風很有她本人的特色,風格即人,一看便知是宗璞的,不是任何其它人的。全書都是短句式,讀起來可以“上口”而沒有滯礙之感,這是得力於她中國古典文學的素養。
發表於2025-02-02
南渡記. 東藏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安妮寶貝 安妮寶貝曾短暫地迷倒瞭一些人。她的東西畫麵感很強,尤其在《清醒紀》中不論描述“夜色”中的男女還是“天分”中的女小提琴手。她的近期作品有些“洛麗塔”,寂寞的,時尚的,城市的,陰霾的,然而還是充滿瞭自戀的痕跡。聰明的女人都敏感,敏感的女人多少有些自戀...
評分突然有些嚮往(或稱懷念?)舊中國人的氣質,特彆是舊中國那些文人、商人、鄉紳、俠者。 嚮往從他們身上體現齣來的舊中國特色的人情世故與通達老練,琢磨藏在其中隻可意會的中國傳統文化,覺得從現在開始,這種獨特的氣質會越來越淡薄,終至不可尋。 文化發展、融閤、變化,沒...
評分 評分大概是很契當時周遭的狀況,書中的人物記瞭許久,也許是深夜的原因,竟然因為孟傢幾人的名字醒來。宗先生讓我又開始讀小說。
評分孟樾的原型,自然是作者宗璞的父親馮友蘭,曾任清華文學院院長兼哲學係主任,似乎也做過清華的教務長。1949年,梅貽琦飛離北京後,他似乎還曾齣麵與入城的中共接洽等。書中所謂孟樾的《中國史探》自然指的是《中國哲學簡史》。宗璞對老父親一直很是敬愛,這“孟弗之”的諧音...
圖書標籤: 宗璞 西南聯大 小說 茅盾文學奬 中國文學 當代 經典 中國
仍舊是散亂的群像圖,一段生活,一些人。人物性格盡管不那麼完美,也已經足夠完美。東藏不如南渡。
評分那一顆星星,隻給那一段曆史。至於小說本身,不給分。
評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評分宗璞受人尊敬,但南渡記不過如此
評分因為是西南聯大之前的曆史背景,所以很想看看。但作者塑造人物的技巧實在不高明,形象很單薄,想要錶達主旨的意願太明顯,算不得優秀小說。隻當野史軼聞來看罷。(然而情緒還是會被牽動啊,時而跟著悲憤難過熱血沸騰==|||)
南渡記. 東藏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