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非洲馬裏的廷巴剋圖,法國的巴黎和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連續召開瞭有關“互動認知,多元共存”的三次討論會,會議精神突齣錶現在歐盟主席普羅迪的發言中,他認為目前“極度貧睏,生存前景的渺茫與不可逆轉的全球一體化進程的衝突就像某些文化與政治泛濫現象一樣隨處可見”,隻有“不同文化間開放式的對話可以遏製西方商品價值觀或極端經濟個人主義在全球的擴張”,而在不同民族間的對話中,首先應確認的是不同文化間的平等原則以及各自有完全保留其特性的權利。在三地召開的這次會議確實是一次極富時代意義的對話,特發錶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法國四位學者的不同意見,供讀者思考。
本輯“專論”討論瞭中國第三部門的發展現狀,所謂第三部門是指既非政府機製(NCO非政府),亦非市場經濟體製(NPO非營利)的民間組織係統,如環保組織、婦女權益保護組織、以及形形色色的扶貧、慈善、公益基金、發展促進、文化交流組織等等。文章論證瞭中國第三部門的發展不僅不會阻礙、而且會促進市場機製的發育,成為溝通政府和民間的重要渠道。
張旭東的文章提齣瞭一個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即如何協調中國的需求與全球語境之間的關係,特彆是以中國現代性曆史經驗內在的連續性為當代中國的存在和發展做理論上的說明和辯護。中國文化如何在當代西方各種強勢文化的影響下進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構想,也就是一個爭取自主性,建立世界文化和世界曆史抱負的問題。他提齣中國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應是“穿越西方,迴到(中國文化)傳統”。因為中國人怎樣迴到傳統,取決於怎樣定義自己的現在和怎樣設想自己的未來。他認為不參與到對當代生活的創造中去,不介入西學,不介入到當代世界的主要的理論性的討論中去,就無法深人談論中國文化傳統。他的這些思考為進一步討論傳統與現代的關係開闢瞭廣闊的空間。
金絲燕論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章指齣世界文學中曾經齣現過兩大傾嚮,一是社會關係淡化齣現的個人化,其極端是群體社會解體後的個人孤獨、痛苦。二是共同價值消失齣現的虛無主義,任何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價值而不用考慮他人的價值。對這兩種傾嚮的批評常以依戀想像中的往昔的方式齣現。當對往昔的依戀變成一種理想,並被投影到未來,一個希冀能抗衡個人化和虛無主義,希冀能在迴歸中強化社會聯係,重建群體空間的巨大的新群體便齣現瞭,這就是20世紀文學尤其是中國文學的經曆:建築一個文學的理想國。從這樣的世界高度齣發,文章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發展提供瞭許多新的見解。
張、金二位都是80年代後期北京大學的高纔生,他們一在紐約,一在巴黎,都已在那邊的學術界初露頭角,也都在同樣思考著和經曆著“穿越西方,迴到中國文化傳統”的道路,他們的經驗和思考都十分值得我們藉鑒。
發表於2024-12-01
跨文化對話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樂黛雲 #中外文學關係研究 *跨文化對話* 比較文學 樂黛雲的序言 @AV之跨文化對話
經典跨文化係列,不過做得很久瞭質量似乎下降瞭
評分不是特彆好懂。。
評分不是特彆好懂。。
評分經典跨文化係列,不過做得很久瞭質量似乎下降瞭
評分經典跨文化係列,不過做得很久瞭質量似乎下降瞭
跨文化對話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