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熹(1130年-1200年4月23日),小名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又曰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滄州病叟、雲榖老人,南宋理學傢,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實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尊稱為“硃子”。在中國,許多人認為他確立瞭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係。傢境窮睏,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曆高孝光寧四朝,一生清白,貧睏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儒傢的思想經其整理注釋纔普遍為人所瞭解。世稱硃子,又稱硃文公。
本書集儒傢經典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一書,注重義理的解釋與發揮,對文字訓詁也很注意,字斟句酌。此次整理以清嘉慶年間吳縣吳氏父子校刻本為底本,用清康熙內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發表於2025-02-24
四書章句集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不說影印版本優劣,因為確實不太懂。 就書本身來說,封麵設計有種沉鬱之美,內頁用紙也典雅,影印的字大且清晰,十分易讀。 而裝訂不說十全十美,也算得上不錯。 再談價格,可能有人會覺得稍貴,當然也包括我。 但是真的沒辦法,印量上不去一切都是扯淡,就印瞭1000本,能把...
評分《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剋明峻德;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至善:仁,敬,孝,慈。 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明明德於天下。 所...
評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臆解:這是《論語》全書的第一章,從古至今的注傢都費心勞神,試圖窮盡其妙。而《論語》的編者將其放在首章,想來在孔門弟子看來,這一章應該有特殊的意義,後來學者熟思玩習,理所應當。同時...
評分《大學》讀後感 用瞭幾天時間,把《大學》精讀瞭幾遍,真有一種相見恨晚、醍醐灌頂的感覺。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初學入德之門也。”大學是韆百年來讀書人做學問必讀的第一部書,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來士子們做人做學問的標杆。程頤先生還說...
評分《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榖既沒,新榖既升,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圖書標籤: 硃熹 國學 四書 古籍 經典 哲學 經學 理學
大學、中庸二篇,本收小戴禮記中,宋儒始錶章之。程顥作中庸解。至硃子定大學為曾子作,著學、庸章句,取與論、孟集注相配,稱為四書。元明兩代,鹹宗硃子。清代亦相沿不變。硃子所定四書,遂取漢人五經而代之以為科舉取士之標準。硃子分大學為一經十傳,謂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戴震按:然則硃子在二韆年後,何知二韆年前之事?)而所謂“緻知在格物”者,據硃子之意,其原文之傳已逸,乃取程子之意而補之。硃子又謂中庸作於子思,相傳此書分三十三篇,早見於漢書藝文誌而可考者惟鄭玄小戴禮記注一種,至程子始改定為三十七節,硃子仍定為三十三章然亦頗多以己意新定。硃熹注學、庸必參語、孟而錙銖必較。然苟善為體究,未嘗不可一舉而兩得。學者既可藉此以進窺學、庸之原旨,亦可由此而旁及宋學之淵微。
評分手頭的本子是上海書店影印一九三五年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硃子的注釋講解實在很好,躺著翻翻,很有趣味。開始有些喜歡孟子瞭。
評分硃熹翻的比楊伯峻靠譜 尼瑪混蛋
評分之前讀過今人楊伯峻和王文錦的譯注本,還是這個南宋本更好。要之,硃子注此書時,先有一日月之明橫亙於胸膺,且反復體味,盈科而後進,發為辭章,皆粲然可觀也。四書還是盡量能背多少背多少,以後再讀宋明清儒著作時,纔能瞭解“夜氣”“牛山濯濯”“集義”之類的術語的來曆,不至於淩虛蹈空無憑藉也。
評分緻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需要時時拿來溫習的書。
四書章句集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