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香港著名作傢、傳媒人,原名曹捷,祖籍廣西,生於香港,17歲時留學英國,先後就讀於華威大學、倫敦大學,畢業後在英國BBC工作八年,同時任香港電颱駐英記者。
1991年,陶傑應金庸邀請迴港,任《明報》副刊副總編輯,後任《華僑日報》副總編輯,為多傢報紙撰寫專欄,並在香港電颱、電視颱主持節目,曾以散文集《泰晤士河畔》獲得第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奬。
陶傑學貫中西,見識賅博,寫作題材極廣,包括文化、藝術、時事、政治。寫評論深入淺齣、一針見血,寫散文香艷綺麗、縱意輕盈,被譽為“香江第一纔子”。
《殺鵪鶉的少女》係陶傑香港版散文評論集 《泰晤士河 畔》《芳菲花田》《有光的地方》等書籍與香港報刊專欄文字選取佳文輯錄而成,分為“童年與刺蝟”、“殺鵪鶉的少女”、“隔世身影”三部分。所述內容涉及文學、電影、歐洲風情的評述,藉由文化事件點評人生百態、民族性格、政治文化生態 ,文思敏捷、文辭犀利,對東西方文化諸多妙批。
發表於2025-02-02
殺鵪鶉的少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陶傑的文字,讓我有種早期閱讀龍應颱的感覺,那種始終將觸須放在坊間市井的寫作視角,那種始終以針砭時弊為己任的寫作風範……但是,有所不同的是陶傑的錶達的方式和尺度都很有自己的特點,一副遊刃有餘點到即止的樣子,縱觀他的寫作基本都是在關於世間百態的漫天閑談、評述...
評分讀完學會兩則笑話。 第一則是:一風流男子同時擁有三位女朋友,他要選娶一位,於是給每人1000元零花錢看她們怎麼花以作試探。結果女友甲花900元在名牌服裝,100元存銀行;女友乙花100元買瞭一份禮物送給他,900元存銀行;女友丙一文未花,全部存進瞭銀行。試問他應該迎娶哪一位...
評分也許是年紀大瞭的緣故?我是越來越欣賞不瞭書裏洋洋灑灑的情感宣泄。比如我多次嘗試把《約翰剋裏斯朵夫》讀下去,但無一例外都失敗瞭。裏麵隔三差五就來一段對約翰身世際遇的汪洋之嘆,深陷各種形容詞和感嘆詞之中,沒來由就覺得氣短。 讀陶傑的書是個不錯的調劑。這位被評為...
評分何時到岸是歸途,何日感悟步浮屠 ——《殺鵪鶉的少女》 文/細雨微瀾 昏暗的燈花隱隱約約的跳動在後會無期的音符裏,心形的白色泡沫慢慢融化在咖色的濃汁中,我...
評分當你老瞭,迴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考什麼大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瞭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隻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韆檣,你作齣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圖書標籤: 陶傑 殺鵪鶉的少女 隨筆 香港 散文 雜文 香港文學 文學
6.0如廁讀物,應該是專欄匯集成書,文章寫的蜻蜓點水,有些還沒點到水。文采不覺得突齣,怎為HK第一纔子?好些東西說無可說,略無聊。主要作者見過世麵吧。
評分怎麼說呢。我承認是被這書的名字吸引瞭。當中有一篇對現代女人造胸的文論實在很有意思。很多政治和電影的隨筆,恰恰這兩方麵我都很不懂。作者古文功底不錯。用詞簡略。其他見聞,大約也隻是因為齣國見多瞭,就侃唄。不一會兒就看好瞭。
評分通過《鏘鏘三人行》認識瞭陶傑。喜歡這個節目,索性也買來嘉賓的書來看。總的來說覺得封麵上的稱贊過譽瞭,什麼香港第一纔子——至少在這本隨筆集中沒有太多體現。我也不怎麼喜歡這套書上漫畫風格的封麵,感覺使得整本書都輕浮起來。當然,他寫的也不厚重,權當做小品來讀即可,然而我對書的裝幀還是挺看重的。總覺得沉穩的格調總好過花哨。陶傑的文字很簡短清爽,但對所寫的對象,也沒什麼太深層次的挖掘。可以讀,但要想要通過文字體味更多,恐怕要失望瞭。他畢竟不比得錢鍾書、鬍適等人,談不上博古通今,然而很多見解,也是頗為有趣的。書中比較喜歡的篇章有《八爪魚式的通纔》、《動物生活》、《逢櫻記》、《搖籃列車》、《缺一張長椅子》和《當時隻道是尋常》。陶先生寫景很美,善於抓住片刻的動靜來呈現平泊的心境,也負有童心,文中也偶有閃光處
評分讀陶傑還是得看針砭時弊的文章,這些韆篩萬選的小品展現不齣他毒舌,而且多有重復。
評分那些我不瞭解的事。
殺鵪鶉的少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