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28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作者:刘志英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04-5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6871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金融史  都市主义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有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对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及其管理体制以及演变作一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从而总结其成败得失,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特别是金融史的研究以及推动当代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逐步走向成熟,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近代证券市场的建立不仅是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是近代化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是旧中国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证券市场,它是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中国经济、社会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本著作和其他相关成果比较,在于较为完整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以及市场的管理体制,全文共分为五章。

首先,在第一章中对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历史演进进行了探讨,在补充、完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归纳出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历史演进的三个特点(与一般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证券市场相比较):

1.发展道路的曲折性。通常情况下,在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证券市场应该是产业证券(包括企业股票与债券)与政府公债的统一,而且以产业证券始终居于证券市场的主体地位,而近代上海的华商证券市场却恰恰相反,从股票交易市场开始产生,到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再发展到企业股票市场,并且在长时期里以政府公债居主导地位。

2.市场结构的不完整性。完备的有组织的证券市场,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证券的发行,二是证券的流通交易。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发行与流通交易统一的证券市场,只是一个二级交易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并未真正建立。

3.财政性与投机性并存,由此导致对工商业融资功能低下且不稳定。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是一个财政性很强的证券市场,对近代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融资作用,它离真正经济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还有一段距离。

其次,从第二章到第五章,试图通过历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分别从政府的证券监管、债券市场的管理、股票市场的管理与证券行业的自律管理等不同角度对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管理进行全方位研究,有关这部分内容,过去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未有涉猎,主要是自己的创新性尝试研究。通过以上各章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市场结构的不完善,证券市场管理的体制也相应不健全。所形成的市场管理组织体系,主要都针对二级证券交易市场,对于证券的一级发行市场,其管理则相对混乱。

2.政府监管体制属于财政依附型。无论是北洋政府时期,还是国民政府时期,拟或是抗战八年的沦陷时期,政府对整个上海的证券监管基本上以财政部为主体具体实施管理,由于政府公债库券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品种,且政府财政需求带有刚性,由此,20世纪20-30年代在证券市场上居于核心地位,而财政部则是绝大部分公债库券的发行者,可见政府既是证券一级市场的参与者,又是证券市场的监管者,扮演着双重角色,这样,实质上对政府公债的发行根本无从监管,致使近代中国的公债滥发难以节制。这种体制也是造成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最终失灵的重要原因。

3.证券行业自律管理规章与实际运作相背离。证券交易所是最基本的自律管理机构,其基本职能就是促进有价证券价格的合理形成和有价证券的流通,因此,证券交易所必须防止证券买卖的过度投机和价格操纵等不规范交易,并对违反证券交易规则的经纪人进行处罚,整个近代上海各证券交易所也分别制定有相应的自律规章,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却并没有真正做到自律。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中规中矩的博论,结构和结论都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虽是金融史的著作但本质上还是写的机构史,总体而言还是就证券市场写证券市场。一方面作者忽略了对证券市场的从业者即经纪人群体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关注那些抱着发财梦进入证券市场的掮客、投机者和暴发户等群体,他们也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脱离人物而空谈证券市场的运作管理等问题往往只能从官方材料中得出较为单一的结论。另一方面,作者未能深入挖掘证券市场背后的银行资本、江浙财团以及国民政府等真正操纵该市场的巨大力量,实际上上海证券市场尤其是其中的公债交易可以说是观察江浙财团和国民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上海银行资本如何与国家政权结合,利用公债在协助国家财政运作的同时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惜作者也未能就这一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评分

中规中矩的博论,结构和结论都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虽是金融史的著作但本质上还是写的机构史,总体而言还是就证券市场写证券市场。一方面作者忽略了对证券市场的从业者即经纪人群体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关注那些抱着发财梦进入证券市场的掮客、投机者和暴发户等群体,他们也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脱离人物而空谈证券市场的运作管理等问题往往只能从官方材料中得出较为单一的结论。另一方面,作者未能深入挖掘证券市场背后的银行资本、江浙财团以及国民政府等真正操纵该市场的巨大力量,实际上上海证券市场尤其是其中的公债交易可以说是观察江浙财团和国民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上海银行资本如何与国家政权结合,利用公债在协助国家财政运作的同时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惜作者也未能就这一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评分

中规中矩的博论,结构和结论都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虽是金融史的著作但本质上还是写的机构史,总体而言还是就证券市场写证券市场。一方面作者忽略了对证券市场的从业者即经纪人群体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关注那些抱着发财梦进入证券市场的掮客、投机者和暴发户等群体,他们也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脱离人物而空谈证券市场的运作管理等问题往往只能从官方材料中得出较为单一的结论。另一方面,作者未能深入挖掘证券市场背后的银行资本、江浙财团以及国民政府等真正操纵该市场的巨大力量,实际上上海证券市场尤其是其中的公债交易可以说是观察江浙财团和国民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上海银行资本如何与国家政权结合,利用公债在协助国家财政运作的同时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惜作者也未能就这一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评分

中规中矩的博论,结构和结论都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虽是金融史的著作但本质上还是写的机构史,总体而言还是就证券市场写证券市场。一方面作者忽略了对证券市场的从业者即经纪人群体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关注那些抱着发财梦进入证券市场的掮客、投机者和暴发户等群体,他们也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脱离人物而空谈证券市场的运作管理等问题往往只能从官方材料中得出较为单一的结论。另一方面,作者未能深入挖掘证券市场背后的银行资本、江浙财团以及国民政府等真正操纵该市场的巨大力量,实际上上海证券市场尤其是其中的公债交易可以说是观察江浙财团和国民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上海银行资本如何与国家政权结合,利用公债在协助国家财政运作的同时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惜作者也未能就这一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评分

中规中矩的博论,结构和结论都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虽是金融史的著作但本质上还是写的机构史,总体而言还是就证券市场写证券市场。一方面作者忽略了对证券市场的从业者即经纪人群体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关注那些抱着发财梦进入证券市场的掮客、投机者和暴发户等群体,他们也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脱离人物而空谈证券市场的运作管理等问题往往只能从官方材料中得出较为单一的结论。另一方面,作者未能深入挖掘证券市场背后的银行资本、江浙财团以及国民政府等真正操纵该市场的巨大力量,实际上上海证券市场尤其是其中的公债交易可以说是观察江浙财团和国民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上海银行资本如何与国家政权结合,利用公债在协助国家财政运作的同时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惜作者也未能就这一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