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历史

影像中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罗伯特・弗拉哈迪
出品人:
页数:447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无盘)
isbn号码:97875078246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纪录片
  • 电影
  • 工具书
  • 老李书单
  • 电影相关
  • 政治
  • 摄像
  • 我的公益纪录片剪辑
  • 历史
  • 影像
  • 摄影
  • 记忆
  • 文化
  • 时代
  • 社会
  • 记录
  • 视觉
  • 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影像中的历史:世界纪录片精品档案》辑录了二十世纪全球有影响的纪录片创作、台本点评,包括影片《北方的纳努克》、《亚兰岛人》、《开垦平原的犁》、《中国人的眼睛》、《浪花商人学校》等。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一 论纪录片创作
1 关于纪录片解说词的编写
2 为电视纪录片写作
3 纪录片的人声
二 精品台本选
1 第一部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点评
2 默片蒙太奇剪辑的范例――《柏林,大城市交响曲》点评
3 “电影眼睛派”的杰作《带摄影机的人》
4 纪录片《雨》的解读
5 “电影眼睛派”的又一代表作――《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点评
……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几篇纪录片创作文论,重点是讲解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美国电影理论家尼柯尔斯《纪录片的人声》(1983)一文,从人的声音问题出发,稍微梳理了纪录片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分析各种叙事策略的优缺点,这四种模式分别为:30年代到二战后的画面配解说的「格里尔逊模式」,60年代的「真实电影」(「直接电影」),70年代的采访谈话式,80年代前后出现的个人追述式。分析结构大致从两个层面展开:⑴历史参考资料:证据与论点;⑵原本结构:观察与解释。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汇编了29部纪录片精品解说台本,提供了解说词撰写的一系列成功范例,同时也可看作是对世界纪录片发展历史的一个粗略回顾。所收录纪录片偏向于英美文化视角,欧洲先锋派作品几无涉及。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文本价值都很有限。

评分

一本比较不错的工具书

评分

一本比较不错的工具书

评分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几篇纪录片创作文论,重点是讲解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美国电影理论家尼柯尔斯《纪录片的人声》(1983)一文,从人的声音问题出发,稍微梳理了纪录片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分析各种叙事策略的优缺点,这四种模式分别为:30年代到二战后的画面配解说的「格里尔逊模式」,60年代的「真实电影」(「直接电影」),70年代的采访谈话式,80年代前后出现的个人追述式。分析结构大致从两个层面展开:⑴历史参考资料:证据与论点;⑵原本结构:观察与解释。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汇编了29部纪录片精品解说台本,提供了解说词撰写的一系列成功范例,同时也可看作是对世界纪录片发展历史的一个粗略回顾。所收录纪录片偏向于英美文化视角,欧洲先锋派作品几无涉及。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文本价值都很有限。

评分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几篇纪录片创作文论,重点是讲解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美国电影理论家尼柯尔斯《纪录片的人声》(1983)一文,从人的声音问题出发,稍微梳理了纪录片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分析各种叙事策略的优缺点,这四种模式分别为:30年代到二战后的画面配解说的「格里尔逊模式」,60年代的「真实电影」(「直接电影」),70年代的采访谈话式,80年代前后出现的个人追述式。分析结构大致从两个层面展开:⑴历史参考资料:证据与论点;⑵原本结构:观察与解释。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汇编了29部纪录片精品解说台本,提供了解说词撰写的一系列成功范例,同时也可看作是对世界纪录片发展历史的一个粗略回顾。所收录纪录片偏向于英美文化视角,欧洲先锋派作品几无涉及。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文本价值都很有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