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后移居斯里兰卡。与海因莱因、阿西莫夫一起被并称为“20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克拉克的作品以详实精准的科技描述著称,真实可信,毫无虚假之感,并运用其哲学的思考方式,探求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阿瑟•克拉克有军队服役的背景,参加过二战,担任空军雷达技师,退役后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学士学位,自1950年开始创作科幻作品。在作品中,他探索了人类与人类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他针对太空技术做出的许多预测都一一成为现实,因此也被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曾经预言过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全球通讯卫星、地震预防预测等尖端技术,全球卫星的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1986年,克拉克被美国科幻与幻想作家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Grand Master Award)。
发表于2025-02-24
遥远地球之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P35: "真空"的真相是“超空间”,它是一种致密到极点却又仿佛泡末状的结构。人类已知的最致密的物质是中子星,每立方厘米都压缩了千万吨物质,但是和“超空间”相比,它只不过是一缕虚无缥缈的幽灵而已。 真空本身就在波动着。 空间的颗粒性之所以难以察觉,不仅是引起微...
评分每次出现摩西对他亡妻伊芙琳的自诉段落,就被此书隐隐所透的悲凉气息而诱惑住。读科幻作品,不仅关注作者的想象,随着这些想象沉浸其间,还需关注著作中包裹着的人文因子,人文所带来的触动有时胜过天马行空的想象。 陷于末日中的地球,不少小说、影视已有展示,甚至在经文预...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科幻盲来讲,即使读了第二遍,依然很难理解人体冷冻技术、记忆备份、真空传输、冰冻胚胎技术,或者,如何将DNA双螺旋中的遗传信息提取出来,复制进计算机。阿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预言家,这些词也许在我有生之年会成为常用词(毕竟阿瑟已在很大程度上...
评分 评分库布里克的不朽之作《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作者。这本书成为《2010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1982年)的蓝本。 p1 什克罗夫斯基和萨根在1966年出版的《宇宙中的智慧生命》。 p31 星际旅行的困难上,减速和加速同样困难。 p39 量子涨落(不确定性原理允许在全空无一物的空...
图书标签: 科幻 阿瑟·克拉克 科幻小说 英国 小说 经典 英国文学 文学
公元1967年,人类经过反复计算,发现要不了两千年,太阳就会变成超新星爆发,地球即将毁灭。在这最后的时刻,有人绝望,有人痛哭,有人放浪形骸,但更多的人将全世界的力量凝聚到一起,试图移民银河系,或者,至少将人类的基因和文明传播到宇宙中,这样,人类才不至于白白在宇宙中存在过。
地球最终还是毁灭了,但在此之前,她至少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移民:一种是用播种船运送基因到异星,在异星上土生土长的地球人后代,他们没有历史,不考虑未来,无忧无虑;另一种则是通过人体冷冻技术保存了肉体的地球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地球在眼前灰飞烟灭,内心焦虑,充满沉重的使命感。
而现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群在小小的萨拉萨星上相遇了……
本书一直被阿瑟•克拉克本人视作自己的最高杰作,他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设置,构筑了一个地球毁灭之后的人类世界。小说中,融入了他对科学与未来、人类个体与社会、哲学与宗教、生与死、爱情与背叛的深深思考,更探讨了人类哲学的终极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活着又该做什么?
太浪漫的太空绮想,其实真实情况要严肃和难搞好多吧。不过对于克拉克说的,他的所有出发点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所有的猜想都是站得住脚的。这样的严谨科幻创作精神,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是少之又少了。
评分也许,在最遥远陌生的地方遇到另一个故乡
评分这是一本坚硬外壳下有着柔软内涵的小说,强大的科技设定仅是地球末日前后的遥远背景,即便是作为跨越宇宙保护,又将成为另一星球原始海洋的冰盾,亦只是为两支地球遗民相遇提供了缘由,而其下有着对于人类命运的多方面思考,如死亡与存活,对宗教解构,原始智慧生命,一次失败的背叛,肇始于爱情和对未来的不同理解,还有极端条件下人类的细腻情感,都令此书显得非常不克拉克;感谢克拉克展现的残存人类社会如此健康纯洁,让我深感艳羡;这本书中有我所见最优美哀伤的末日记忆;猜测圣物牙齿是佛陀舍利,虽然后文中基本已经明示
评分设定末日,就能把人性推到极致,在这种情况下的科技、人文和政治等等,阿瑟都展现了出来,无一不让人陷入深思,尤其是对于情感的描写——末日贵族们的绝望和狂喜,以及星舰成员们的希望与内疚,对于回不去的故乡的乡愁。细腻深沉的感情描写,总让我想起海洋中低沉吟唱的鲸鱼,温柔又忧伤。阿瑟对于宗教的态度一直很鲜明,这部里不管是从播种船资料库里剔除了一切有关宗教的东西、培育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文化,还是从罗仑森只带了佛教的舍利子飞向群星并赠与萨拉萨星,以及对米蕾莎讲述有关阿尔法的故事,都有所体现。由于文中的时空跨度太大,常常只给我宇宙寂寥的感觉。然而星舰却遇见了萨拉萨星。漆黑空旷的宇宙,终究点缀着点点希望。跨越光年尺度,穿越万年时间,我们还会于群星中再遇见。
评分我果然不爱克拉克……
遥远地球之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