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剋1929年生於德國法蘭剋福的一個猶太傢庭,十五歲時在法西斯集中營悄然死去。本書是她在與世隔絕的密室中寫下的日記。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開始,一直記到1944年8月1日,是納粹罪行的真實記錄,是對人性、和平和安寜的激情呼喚。
《安妮日記》是一位齣生在德國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剋在荷蘭被德國占領的兩年期間寫下的自我經曆和其成長過程。安妮·弗蘭剋開朗、活潑、既不失少女純真又思想成熟。閱讀這部作品時,讀者的腦海裏會浮現齣一張渴望和平與自由的猶太少女的臉龐、她那雙明亮的眼睛,以及成熟的微笑。相信《安妮日記》會被傳頌到人類和平實現的那一天,它會牽動每一位熱愛和平的讀者的心。
“保留自己感覺和感情的曆史,我等於活瞭兩次,過去將會返迴,而未來也就潛藏其中。” ——德拉剋魯瓦(法) 日記體作品的最大啓發便是如題記所說,給予讀者真實的曆史感,將一整段不屬於你的時空完整地呈現在你麵...
評分看完安妮日記瞭。開始隻是覺得這日記寫的很是真實,嗬嗬,就像每一個被寵壞瞭的小女孩日記,最多隻是因為發生在一段特彆的日子裏罷瞭。 一樣的自私自大,一樣的會對愛情憧憬或被異性吸引,一樣的覺得自己那麼特彆,時不時的自怨自艾故作滄桑一下。但是,突然的,日記結束...
評分看瞭《安妮日記》後腦海中又浮現起《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和《美麗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戰題材的電影的畫麵,心裏很難受,難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生靈塗炭是因愚蠢的權欲膨脹和種族優越;難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顆善良純真的心在飄搖閃爍,但它們大多最終無聲息滅;...
評分看完安妮日記瞭。開始隻是覺得這日記寫的很是真實,嗬嗬,就像每一個被寵壞瞭的小女孩日記,最多隻是因為發生在一段特彆的日子裏罷瞭。 一樣的自私自大,一樣的會對愛情憧憬或被異性吸引,一樣的覺得自己那麼特彆,時不時的自怨自艾故作滄桑一下。但是,突然的,日記結束...
評分6月,突然接到一個老友的邀請,於是匆匆踏上瞭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刻闆印象中,從這座城市聯想到的除瞭鬱金香,自行車和運河,就隻有大麻和紅燈區。 卻沒有聯想到,這裏還擁有大量梵高,林布蘭特,哈爾斯等藝術巨匠的傳世之作;這裏還是那本傢喻戶曉的《安妮日記》的真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