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榮格,一八七五年出生於瑞士,一九零零年獲巴塞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一九零九年與佛洛伊德同時應美國克拉克大學之邀請赴美講學,被視為佛洛伊德的繼承人,一九一四年兩人關係決裂,此後榮格不再支持精神分析理論,轉而倡導分析心理學,榮格在八十三歲的高齡,寫下他畢生的回憶錄;在他眼中,生命就像潛藏土裡的根莖植物,放在外花葉縱有榮枯,醞釀生機的地下根卻仍常在,榮格一九六一年逝世,享年八十六歲。 充分發揮潛意識 我的一生是一個潛意識自我充分發揮的故事,潛意識竭力做出種種外在表現,人格也強烈要求逐中從潛意識狀態中成長,以一個整體來檢驗自身,我無法用科學的語來追自己的成長過程,因為我無法把自己當做科學問題來體驗。對於我們內在的想像力,我們是什麼樣子,人從永恆方面來看又是如何...只可能透過神話表達,神話富有個人獨特性,比科學更能精確地表生活,科學以平均概念來進行工作,但這樣的概念太過普通,因而無法為個人生活上主觀的多變性做出公正的決斷。 內心體驗也在我所遇到的外在事件中戳上了印記,並我青年時代及以後保有其重要性,我很早就有這樣的頓悟;對於生活的各種問題及複雜性,要是從內也裡得不到答案,那麼它們最終只能具有極小的意義,外在事件根本無法替代內心的體驗,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事件方面是無獨有偶地缺乏,對於它們我沒有多少話可以說,因為它們使我覺得空洞,不具體,我只能根據內心發生的事來理解自己,是這些事件,形成了我獨一無二的一生,而我這本自傳所寫的,也正是他們。
在读《荣格自传》前,我对荣格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读完他的传记,我知道我又及时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我感觉他与博尔赫斯有些像,都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但他们又是如此的不同,博尔赫斯象一个历经苍桑的老人的背影,而荣格更象一个治学严谨的人类医生,在他眼中,没有伤...
评分其实以前对心理学一直不太感冒,主要是听了心理系的朋友说什么统计啊,数据啊,让我心觉得兴趣索然。好比说经济学中的计量,一个外行人听了大概觉得经济学没什么好玩的。但其实如同经济学鼻祖一样,心理学开山级人物的思想真是很了不起的,如同亚当斯密的哲学,也是让人叹服的...
评分荣格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应该去表现原始意象,也就是所谓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虚”。他没用虚,也没用空这样的“实词”来定义这种意象。但我想,这种原始的混沌,就是虚空了。荣格认为。原始意象具有集体的,超越时空的强大力量(所以常常失控?)是一种人类审美力量的积...
评分“能够听见自己内心声音的人,不是成了传奇,就是成了疯子”——记得是电影《燃情岁月》里面的一句话,我觉得这话就像荣格一生的注解。 读荣格的自传,他让我把视野扩展到文字的文明之上,从意识的起源角度去理解人类的发展轨迹,几千年的文明其实不像想象中那么长,如果和整个...
评分我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但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就该注定在这个时候读到它进而认识荣格一般,正如荣格所说“一个人可能对某一事物略知多年,但只能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才能清晰把握。”这种感觉和前阵遇到罗素、柯尔恺郭尔等人时如出一辙。 我基本认同他的所有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夾雜著自己的夢與自言自語陷入其中
评分我問:「但是那些咬死你們家畜的凶惡野獸呢?」他們說:「獅子是好的、美麗的。」「你們那些可怕的疾病呢?」他們說:「你躺在太陽裡,那就好。」/太陽落獅子座於下降位,在潛意識發光發熱。
评分仅就我看懂的部分
评分竟然寫得像村上春樹......
评分我喜欢另外一个版本的。。看到两百页 果断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