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之歌》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我是愛她們,非常愛,而且非常珍惜,正如妳所說的。不過我知道──這樣是不夠的。我有家庭,有工作。我對兩方面都沒有不滿,到目前為止,我想兩方面都很順利。我想甚至可以說我很幸福。不過,只是這樣還不夠。我知道。自從一年前遇到妳之後,我變得非常清楚。最大的問題是我欠缺了什麼。我這樣一個人,我的人生,空空的缺少了什麼,失去了什麼,而那個部份一直飢餓著,乾渴著。那個部份不是妻子,也不是孩子能夠填滿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能夠做到這個。跟妳在一起,我才感覺到那個部份滿足了。而且滿足之後,我才第一次發現,過去的漫長歲月,自己是多麼飢餓、多麼乾渴。我再也沒辦法回到那樣的世界去了。」
村上写国境,写到了自己的高度、个人意义上的集大成。挪威是开始,是人年少时所历经的各种旅境;国境是中年,意味着某种终结与新的开始。此后他没有写出更好的长篇(仅到目前为止),也正如中年:旧路已毕,新的方向还没有找到。换句话说,不了解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有什么,就...
评分村上春树在他的许多小说中讨论了关于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以及关于这个什么和那个什么的问题,即是此和彼的问题。他是认真而严肃的,因为一些特殊的机遇,彼和此擦肩而过,虽然是瞬间,给人带来的影响却可以非常的久远。回归更本质的层面,我觉得,彼和此的问题,是时间和空间...
评分一直以来,不敢再读村上春树的书。原因只是因为我太喜欢《挪威的森林》了。不论是开心,郁闷,孤单或寂寞的时候,随手抓起来翻到某一页就会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从未有过失望或是索然无味的感觉。于是,村上的所有小说就似一整套精美的瓷器,而《挪威的森林》无疑是其中最为精致...
评分这是村上小说里很特殊的一本,感觉上。书中的主人公阿始是一个事业有成的标准中产阶级中年男人。而村上其他长篇的主人公,要么是少年(海边的卡夫卡),要么是成长中的青年(挪威的森林),要么是为事业挣扎的创业者(寻羊冒险记),要么是无业陷入家庭危机的(发条鸟年代记)...
每读一本书都恰好是我现在的心境
评分天赐一段缘,在太阳以西。飞来一本书,从国境之南。久闻村上,未曾春树。爱屋及乌,爱人及书。
评分失败的转型作 所以再也没有碰过这个题材
评分究竟是怎樣的敘述角度可以使一個以寂寞做藉口來出軌(或藉出軌來排遣寂寞)的中年渣男變得不惹人憎厭呢?(查實我厭惡極這書中的男人和直白的翻譯所表現出偽文青的語調不過這一切並不阻止村上這本書的可看程度- -)
评分再次赞美一下赖明珠的翻译:直接而清晰。林少华不懂口语的美妙,所以强调什么”意译“,我想说在翻译上根本没有“意译”这回事,“意译”就意味着越俎代庖,意味着不尊重原作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