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柏林不僅是當代最傑出,也是最有人情味的自由主義哲學家,他的生活故事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生動而富於啟迪的縮影。他與身兼學者、記者、作家三重身分的邁克‧伊格納蒂夫展開了持續十年而內容豐富的一系列會談,其成果便是這部集原創性、完整性和權威性於一身的柏林傳記。
柏林的生活(1909-1997)由俄羅斯、猶太和不列顛三大民族傳統塑造而成,並為本世紀各種最強大的潮流所裹挾。他出生於拉托維亞的里嘉,十一歲即隨家人遷往英國,憑一種善於適應環境的天賦,成為萬靈學院有史以來第一個猶太學生。二十世紀三○年代末,萬靈學院柏林的宿舍裡發生了許多意義重大的思想交鋒,現代分析哲學即由此濫觴。
二次大戰後,他在牛津大學開始從事關於思想史和十九世紀俄國思想的宏大研究,並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表演講,且有一系列開拓性的講座,晚年又創建沃爾夫森學院,並出任第一任院長。柏林的學術身分,主要建立在思想史著作上。
這些著作對於人類在精神世界裏的活動與掙扎,有極其深刻的理解與刻劃。本傳記利用大量未曾發表的書簡資料,充滿了柏林本人的才智,邁克‧伊格納蒂夫的生花妙筆為我們揭示了柏林的各種內心衝突,以及他在追求幸福方面的天賦。本書展示了對一位偉人無與倫比的洞察,妙趣橫生,既富有感染力又不乏深刻的思想。
邁克‧伊格納蒂夫(Michael Ignatieff)
出生於多倫多,曾就學於多倫多大學,後來在哈佛大學獲史學博士學位。曾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作過幾任高級研究員,並在法國、美國和加拿大作過訪問研究。發表的著作有:一篇關於人類需求哲學的論文《異鄉人的需求》(The Needs of Strangers),一部家庭回憶錄《俄羅斯像冊》(The Russian Album);兩部小說,其中《疤痕》(Scar Tissue)曾獲布克獎(Booker Price)提名。一九九三年撰寫並上演一部獲獎電視劇集《血緣與歸屬》(Blood and Belonging);一九九八年初,發表一部論現代衝突中的道德性問題的專著《武士的榮譽》(The Warrior`s Honor)。現居倫敦。
严格来说是从以赛亚·伯林那里开始注意俄罗斯文学的。当时在读的是《伯林传》。伯林在俄罗斯思想史的研究上造诣很深,在他的传记里不可能不提到俄罗斯思想文学。 他出生于沙俄时代,二战之后返回故里。在当时的苏联,他接触到了曾经名扬欧洲现在则寂寂无名的俄罗斯文人们。里...
评分 评分 评分《伯林传》书评 还在牛津读书时,以赛亚•伯林便被朋友们冠以“智慧”之名,据说是因为他总能倾听别人的问题,被恰如其分的回答。那时的他,尚是一个有着婴儿肥、对社交生活抱疏离态度的年轻人,而随着岁月流逝,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到了历史进程中,并且居然都能游...
评分传记往往是哲学的注脚和现实化身。译者的文笔流畅灵动,极好地传达了伊格纳季耶夫文字的质感。 出生于里加的犹太富商家庭,接受英国绅士的传统教育,深谙俄罗斯语文和西方文化的契合,犹太复国主义者。这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建议将此书和赛义德的Out of Place对照。内与外,...
作者在作品中称他自己是柏林的好友,可在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柏林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的评价非常中性。
评分从未“吃苦”哲学家代表。
评分看完以后知道了犹太复古主义及相关历史,并试图看《日瓦戈医生》,对他的流亡身份有点兴趣,不过以他的境遇,流亡更像移民,因为一生衣食无忧。
评分前面写柏林小时候的经历还是很有趣的,以后这种按照时间线叙述的方式,有种穿越历史长河的感觉,但是后面学术位越来越浓 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评分一个知识分子的优点与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