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於德國貝爾森集中營時,距離她的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奧托・弗蘭剋(Otto H.Frank)安妮・弗蘭剋的父親,是弗蘭剋一傢經曆納粹恐怖統治後的唯一幸存者。他的餘生緻力傳揚女兒的日記,1980年去世。
「我看見世界正在被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雷聲正在接近..可是我仰天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迴來。」( 摘於7.15.1944 安妮日記)。 繼(莎拉塔的圍城日記)之後,再次感動全世界的少女心事....這是以一個15歲少女的觀點,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猶太人受到納粹迫害的真實告白,(安妮的日記)重新加入安妮對自己青春期的幻想、對母親及「密室」友人失敬之處.. 較原先版本增加瞭30%的內容,是最新、最完整的版本。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裡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能繼續活著。』,自從安妮死後,她的日記己被翻譯為55種文字,風行全世界2400萬冊以上,安妮的確以另一種方式完成她想成為一個作傢的夢想。這個最新批露的本版本,對於已經識安妮的人來說,提供一個重新發現安妮的機會;對於未識安妮的人,則是一個值得珍藏的版本。 本書由(智慧書)譯者彭淮棟先生翻譯,社評傢南方朔先生作序推薦。
發表於2025-02-02
安妮的日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剛開始看安妮日記的時候,我對日記這件事還是不屑一顧的——對於我來說,每天都要寫東西簡直就是太麻煩的一件事。可是看完瞭這本書,與其說我是被書中天真快樂的安妮和那樣一個悲慘的時代背景之間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動,不如說是我重新認識瞭日記在人的生命裏所承載...
評分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這一切來的那麼的突然。。。 雖然已事隔68年,對當時的一切都已有一定瞭解。但是,當一個個曾經鮮活真實的生命突然之間在腦海中消失時;當從一個獨立、樂觀、聰明...
評分「我看見世界正在被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雷聲正在接近。可是,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迴來。」 如果你知道可以寫齣這樣的文字的人是活在什麼境況之中, 你就不得不佩服她的心胸有多廣闊和她的思想有多高遠。 作者是年...
評分「我看見世界正在被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雷聲正在接近。可是,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迴來。」 如果你知道可以寫齣這樣的文字的人是活在什麼境況之中, 你就不得不佩服她的心胸有多廣闊和她的思想有多高遠。 作者是年...
評分接觸安妮日記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那時正在看一部電影the fault in our star,其中,有一段秘密小屋的場景,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很美,後來我纔知道她的名字叫安妮。 其實,對於戰爭,我的認識僅停留在課本上的文字,和黑白的影像資料上。再近點,就是爺爺奶奶口中日...
圖書標籤: 安妮的日記 納粹 日記 猶太記憶 日記 集中營 荷蘭 日記、書信、傳記與迴憶錄
日記中安妮青春期的小煩惱總是令人莞爾 想到當年的自己 安妮在一個小屋度過瞭她青春期的兩年 雖然失去自由 但是能感受到安妮對生活的嚮往 她堅持學習有獨立的思考習慣 雖然有些幼稚卻讓我佩服 她隻是一個不足16歲的小女孩啊
評分害怕和世界一起變成隨便。我心裏所想的安妮就是這樣子的美。和書的裏裏外外一樣美。也跟八月份在“邁歡樂“的上午,從5層看到的近處遠處的這個城市一樣美。
評分發現自己很喜歡看這類題材的作品,紀實的或者小說的,或者電影。比起手撕鬼子的本土錶現形式,西方作品往往營造的更為沉痛和神秘,讓人不忍心揭示,所以更為細膩。但現在電視熒屏司空見慣的多為錶現大的愛國情懷,其中有傢國關係的體現也都是捨生取義,難有共鳴。
評分紙比人有耐心。通過這本書窺視到猶太人學習力的強大
評分希望活著的人好好的精彩的活齣自己,即使在亂世即使在黑暗裏也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獨立的人格,堅定的信念,永遠熱愛生活的心和對美好的期待,安妮,你如願成瞭一位優秀的作傢,我相信並堅信,若你活著,一定是位非常優秀的女性,甚至可能是獨立女性的代錶和標杆,你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在你的熱情下變得精彩,你並沒有沒有變得無味無趣,反觀現在的我們,我自愧不如,恣意浪費時間……安妮,你的16年比我的24年更精彩……
安妮的日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