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Wilson),1929年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他任教於佩萊格裏諾大學(Unuversnty of Pellegrino),並為哈佛大學的昆蟲學研究員。
威爾遜是當今美國生物學翹楚。他於1969年當選為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奬項,包括美國的國傢科學奬、瑞典皇傢科學院頒發的剋拉負德奬(Craford Prize)。1996年,威爾遜被《時代》雜誌評為對當代美國影響最大的25位美國人之一。
威爾遜擅長著述,曾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和《螞蟻》(The Ant)兩度獲普利策奬。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物理學傢維斯可夫(Victor�Weisskopf)曾經說他自己是身處亂世的快樂之人,我本人也是一樣。隻不過,令我心醉神迷的並非核子武器或是聳動的高科技,而是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長久以來,我一直密切觀察自然界裡微細而基本的變化。 �「大自然」這個字對我來說,具有兩層意義。在本世紀初,人們還是很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想成是不凡的物種,是被睏在地球上等待靈魂或心智救贖的黑天使。如今,幾乎所有相關的科學證據都指嚮相反的方嚮──也就是說,既然已被生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還一步步參與瞭數百萬年的生物演化,我們人類的生態環境、生理狀況,乃至於心靈狀態,都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密不可分。從這一層含義來觀察自然界,大自然的本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本世紀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依然相信地球資源豐饒得取之不盡。世界上最高的山還沒有人攀爬過,最深的海也還沒有人探測過,更別提那分布在赤道大陸上的大片野生叢林瞭。現在,我們早已繪製完實際的世界地圖,而且也估算齣日漸減少的地球資源︰纔經過一世代的開發,人類就已經將野生世界破壞到足以威脅自然資源的程度;生態係和物種正以六韆五百萬年以來最快的速度消失之中! �由於對自個兒闖下的禍事感到良心不安,我們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從地域的徵服者換為地球的管理員。在這樣的第二層含義中,也就是我們體認到人類的存在和自然界是兩碼事的時候,大自然的本質也一樣是不斷變化著的。 由於性情和專長的關係,使得我能夠一直很密切地觀察這些變化。在我還是一名年資尚淺的小科學傢和小博物學傢的時候,我個人的世界觀隨同下列兩個趨勢而轉換︰演化生物學的興起,以及「這門科學的從業人員能夠自然養成」這想法的沒落。從童年到中年,我的個體發生史(ontogeny)一再重複那更巨大的種係發生史(phylogeny)。同時間,大自然猶不斷蛻變齣新的風貌。 �我的童年很走運。生長在保守的美國南方,在一片如詩如畫的環境中長大,卻一點都沾不上南方那些個社會問題的邊兒。我在小小年紀便打定主意將來要作科學傢,以便能夠多多接近大自然。� �迷人的童年記憶未曾泯滅,但是它卻留存在赫拉剋裏特斯(Heraclitus,紀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哲學傢)式的思潮中。在這思潮 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變化,包括原先想像中世界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心目中人類在世界上的地位。把這些封存的記憶都提齣來,使我更能完整瞭解自己目前的思考方式,也使我更能釐清自己信念中的核心因素。這樣的釐清不隻是針對我自己,也針對你們,同時,或許也是為瞭增強說服力。 作者簡介 E.O.威爾森(EDWARD O. WILSON),一九二九年齣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一九四九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一九五五年獲哈佛大學教授。目前,威爾森任教於佩萊格裏諾大學,並為哈佛大學的昆蟲學研究員。 威爾森是美國當今生物理論學傢翹楚,一九六九年獲選為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他還榮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傢科學獎、瑞典皇傢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剋拉福德獎。一九九六年,威爾森被《時代》雜誌評定為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二十五位美國人物之一。
發表於2025-02-03
大自然的獵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2天讀完瞭美國昆蟲學傢愛德華威爾遜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真好。厚厚的一本書,用瞭3天時間,每天一想到有這本書可以讀,就格外高興。(先前看他總是提起對螞蟻的研究,翻齣前一段看的《螞蟻的故事》,啊,他竟然就是作者之一:愛德華·O·威爾遜是哈佛佩萊格裏諾大學教授...
評分作者的文筆很好,讀起來如同品茶,並沒有強烈的刺激,但值得迴味。 個人感受 童年的經曆會對一個人産生很長遠的影響--比如一隻眼睛失去瞭視力,限製瞭後麵的選擇; 做科研需要有植入信念的熱愛,纔能長期堅持下去; 偉大的曆史問題並沒有解決,它們僅是被人遺忘瞭; 生態環境的...
評分因為本書文字的優美簡單,這本書已經進入尾聲瞭。預計本周2之前可以讀完,開始一本新書。ps:我昨天開始讀今天中午讀完瞭新垣平博士的《劍橋倚天屠龍史》。今日北京遭遇豪雨,我又沒什麼好電影看,正好有時間讀書。 本書第14章 佛羅裏達珊瑚群島實驗 自236頁...
評分本書有二路敘事綫索。 一路在野外,作者與意趣相投的同學和誌同道閤的夥伴,進行“驚險”的博物探究與科學考察; 另一路在哈佛生物係大樓內,同僚間的學術觀點與聲望上的“明爭暗鬥” ------ 你韆萬不要以為這是個貶義詞,至少威爾遜本人不這麼看。他引用密爾的話“當曠野中沒...
評分31,51,57蟻、金梭魚,66*史密森、博物館,69岩溪、伊利諾伊大學、史密森銀奬,73*,85,90*童子軍訓-準備終身,92抓蠅、技能、抓蛇、去毒,103順其自然生態實景形成,112乏味工作,115聯係專傢,125大一新生努力有用,134新達爾文論,137野外采集、外來火蟻研究,144*,149尋...
圖書標籤: 傳記
喜歡這種老派又認真的人。
評分喜歡這種老派又認真的人。
評分喜歡這種老派又認真的人。
評分喜歡這種老派又認真的人。
評分喜歡這種老派又認真的人。
大自然的獵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