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於芝加哥,1969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耶魯大學講師(1968-70)、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助理教授(1970-72)、紐約大學教授(1972-98),1999年起擔任倫敦政經學院(LSE)社會與文化理論教授,以及社會學與社會政策教授,並曾於1970年代末期與傅柯有過閤作關係,桑內特對身體史的興趣從此而生,而傅柯的權力論述也對他造成瞭影響,這種影響在《肉體與石頭》一書中隨處可見。
桑內特的研究領域為:城市社會學、藝術/音樂、傢庭、觀念史與身體史。他的著作甚豐,計有《十九世紀的城市》(Nineteenth Century Ci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階級中隱藏的傷害》(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 Knopf, 1972)、《眼睛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the Eye, Knopf, 1990)、《不平等世界中的尊敬》(Respect in a World of Inequality, W. W. Norton, 2003)等十餘本。
《肉體與石頭》是一部以人類身體上的體驗而寫成的城市史:從上古時代的雅典到現代的紐約,在城市裡,女人與男人如何遷徙,他們看到或聽到什麼,他們聞到什麼氣味,他們在哪裡飲食,他們如何穿著,何時沐浴,怎樣做愛?桑內特從希臘到現代,選定瞭雅典、羅馬、巴黎、威尼斯、倫敦、紐約等代錶各個時代權力中心的城市,來論述城市與人類的互動關係。對古雅典人來說,展示自己裸露的身體就是肯定自己身為市民的尊嚴。雅典民主強調市民彼此間要能吐露思想,正如男人要暴露他們的身體一樣,這種相互揭露的行為是為將市民間的結拉得更緊。羅馬人缺乏視覺的想像力,他們依賴真實的圖像來看世界;羅馬皇帝讓視覺秩序與帝國權力緊密結閤,他藉著紀念碑和公共建築,讓他的權力為人所見。接著,焦點移至中古末期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城市——巴黎和威尼斯。這個時期,商業逐漸興起,社會力量轉移到手工業者與商人身上;同時,由於醫學知識的革新與基督徒想藉關心彼此的痛苦以體會基督受難的身體,而在中古時代的巴黎齣現瞭基督教的社群,於是巴黎的經濟空間便挑戰瞭基督教的空間感。在威尼斯,基督徒的社群也因異教徒與非歐洲人的介入而遭到挑戰;威尼斯城中猶太區的設立便殘酷地展現當地人心中接觸的恐懼。最後談到的是工業革命以來,現代城市麵貌逐漸形成的這兩三百年。哈維《論心臟的運動》提齣血液的自由流動可促進體內各組織與器官的健康成長,由此引導齣公共衛生的新觀念;十八世紀時,啟濛運動的計畫者即運用這些觀念來設計城市,從那時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逐漸齣現。然而,城市中自由並快速移動的身體卻帶來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由此可知,本書所談的固然是城市的歷史,但城市並不是書中唯一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其實是生活在每個時代的城市居民,是他們決定瞭城市的相貌,而在同時,城市的相貌又倒過來決定瞭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我們可以說,本書是一部故事性濃厚的人類與城市的互動關係史。
作者簡介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於芝加哥,1969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耶魯大學講師(1968-70)、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助理教授(1970-72)、紐約大學教授(1972-98),1999年起擔任倫敦政經學院(LSE)社會與文化理論教授,以及社會學與社會政策教授,並曾於1970年代末期與傅柯有過閤作關係,桑內特對身體史的興趣從此而生,而傅柯的權力論述也對他造成瞭影響,這種影響在《肉體與石頭》一書中隨處可見。
桑內特的研究領域為:城市社會學、藝術/音樂、傢庭、觀念史與身體史。他的著作甚豐,計有《十九世紀的城市》(Nineteenth Century Ci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階級中隱藏的傷害》(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 Knopf, 1972)、《眼睛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the Eye, Knopf, 1990)、《不平等世界中的尊敬》(Respect in a World of Inequality, W. W. Norton, 2003)等十餘本。
發表於2025-02-02
肉體與石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閱讀桑內特的《肉體與石頭》時,正好聽瞭一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誌強的演講《城市發展規律與中國未來抉擇》,講座內容直擊城鎮化,屢屢提及身體的城鎮化與智力的城鎮化雙重影響瞭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在演講的最後,他以“尊重城市的生命規律”作結,與桑內特的思路不謀...
評分當理查德·桑內特描述那幾座城市時,我沒有全部理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年間“肉體”和“石頭”的魅力未曾有絲毫消減。 能看到貓頭鷹起飛的時代早就逝去瞭,喪的感覺並不總在黃昏襲來。夏至是白晝最長的一天,加深瞭對夏夜的渴盼。有暴雨將至未至,沉悶的空氣和雷聲...
評分在閱讀桑內特的《肉體與石頭》時,正好聽瞭一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誌強的演講《城市發展規律與中國未來抉擇》,講座內容直擊城鎮化,屢屢提及身體的城鎮化與智力的城鎮化雙重影響瞭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在演講的最後,他以“尊重城市的生命規律”作結,與桑內特的思路不謀...
評分今年的開學典禮在新落成的體育館,這個被我們叫慣瞭的鋼菊,終於在2014年的夏天迎接瞭第一個重大的活動。開學典禮上樊院長將鋼菊詮釋為皇冠待冕時,讓我初聽起來有些冒冷汗。但是之後的話,又讓我無比的汗顔。雖然每年畢業生晚會都會聆聽院長的教誨,但很少真正聽進去,而這次...
評分進城務工人員,多半沒什麼技術,皆是做最辛苦、最繁重的體力工作;男性,青壯年,又多半在建築工地乾過。 我們的建築工地,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像馬蜂窩一樣整齊密布、無孔不入。隨便一個一、二、三綫城市,都能看見塵囂彌漫下轟隆隆的施工隊伍。建築彰顯著城市的曆史,彰顯著...
圖書標籤: 歷史 建築 曆史 Richard_Sennett 身體 文化理論 文化 建築
肉體與石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