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与理性的反思与书写。由李银河编选的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展示的正是一座巍然屹立于戏谑的笑容和令人会心而战栗的幽默之后的智性的迷宫,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思维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的同时,从他那里学会如何独立而自由地思考。
用这个做标题是因为对这书中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印象深刻,而那被王小波唤做猪兄的显然是作者的楷模。 那猪兄的确令人钦佩,很少有人能活得像它一样潇洒和自由。它竟然敢以猪身挑战人类给它规定的命运,并且居然成功冲出自己宿命的牢笼。 我猜,如果孔孟老夫子听说这件事,...
评分世上最怪的怕就是中国的一些文人了。这不仅是由于他们一方面极善伪装,另一方面却又极无耐性,更因为这些人不是无趣古板,就是装疯卖傻,甚至搞出些幼稚园里常见的行径,我好你坏地对骂掐架,即便学富五车的鸿儒、大家也不免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儿小事,就似浑身存毛无多的斗鸡一样...
评分一般来说,主张扼杀有趣的人总是这么说的:为了营造至善,我们必须做出这种牺牲。但却忘记了让人们活着得到的乐趣,这本身就是善。 ——王小波《有关“给点气氛”》 如果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王小波,我选择“有趣”,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人呢,仿佛每一根神经里面都充满了诙谐...
评分官方的道德,经常是违反人性的。极端如董存瑞、邱少云、赖宁一类,违反人性自不必多言,中庸一些比如奉献、自我牺牲,再被广泛接受的比如尊敬权威,这些道德,或多或少,都违反者部分人性。 然而,在官方塑造的价值体系中浸泡多年,我们并不自知,因此经常拿道德当尺度,品头...
评分一般来说,主张扼杀有趣的人总是这么说的:为了营造至善,我们必须做出这种牺牲。但却忘记了让人们活着得到的乐趣,这本身就是善。 ——王小波《有关“给点气氛”》 如果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王小波,我选择“有趣”,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人呢,仿佛每一根神经里面都充满了诙谐...
【藏书阁打卡】王小波这人虽然贫嘴,但说的一些话和观点确实有道理。他的很多观点放在当下也不觉过时,虽然有一些比较偏激,但时代背景在那儿放着,也就能理解了。开篇就让人体会到了他的幽默感,好些搞笑的句子都能让人觉得快乐。满纸的罗素,他一定对罗素是真爱。王小波聪明肯定没得说,但有时间又觉得他就像个傻子,比如他做实验那点,想这人“莫不是个傻子吧”,那种可爱的傻气倒也真实。在好几个地方他写到他还年轻,也在说以后老了怎样怎样,看见这些难免有一种失落惋惜之感,生命真的太无常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最重要。(看的王小波全集第一卷,跟这本书一样,只是后面多了几篇他谈别人著作的几篇文章。)
评分王小波的杂文比他的小说锐利、有趣得多
评分王小波的杂文比他的小说锐利、有趣得多
评分他最大的悲剧在于他太清醒,明白地意识到自己躺在烂泥里
评分知识分子处境、中国文化与民族主义、科学教。10年过去了,看来我们的确没进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