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发掘和鼓励了许多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佳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这是一个电影伴读系列。书后附有电影光盘,很超值的一个版本。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要来了,骆驼队又要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目录】
一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二 惠安馆
三 我们看海去
四 兰姨娘
五 驴打滚儿
六 爸爸的花儿落了
述古书店的老板要赶去浏阳,也不等我细细淘书了。幸而匆匆拿的几本书里有这本《城南旧事》。铜板纸印刷的,拿在手里,沉甸甸。里头一百多张北京胡同的照片也增了书的沉度。 很快就翻完了。 没想到《城南旧事》竟是这个样子。小说那么有名,电影也那么有名,却从没有人跟我说...
评分读《城南旧事》有了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陌生是因为并没有觉得曾经读过这本书,熟悉源于一些零星的片断开始在大脑闪现,越来越清晰,随着记忆的迫近,发现原来真的曾经读过里面的一些只字片语,更确切的说是《我们看海去》的章节,当然我依然忆不起在何年何时何地读的这一...
评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伴随着这首凄美婉转的《送别》,听着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笔下的童年旧事宛如一幅副记录画面浮现在眼前。 听完了广播版,觉得还不过瘾,就买了书来读。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一部自传体...
评分童年的离骚。 《城南旧事》一个让人迷得发紧的名儿,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同名体裁无论电影音乐,都如梨爪雪印,弥散着茶香四溢,却始终昏黄的调调。 平常的冬夜,再次回味林海音女士的文字,小雅轻诵,质朴中见飘逸,充满风景画般的写意。叙事亦没有波澜...
评分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喜欢那些可爱纯真的童年 永远不长大该多好
评分“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的旋律似乎就在耳边。北平的夹竹桃随着零散的文字渐渐飘落,父亲的花儿落了吗?
评分喜欢那些可爱纯真的童年 永远不长大该多好
评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评分怎么能让人这么难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