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兹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日本和俄国这类社会的相互对比与彼此理解,也兼及有关现代化与前现代的宏观社会学比较,或者东亚与西方发展路径的比较。著有《清代中国的人口与市场调解》等,编有《中国的现代化》、《东亚地区:儒家遗产及其现代调适》、《日本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回应》等。
《中国的现代化》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对于想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的读者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时四周终于把这本著作看完,仔细的记录下了笔记,不可不说很辛苦。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序论讨论了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和标准,一共两个部分19世纪和20世纪,在各大部分里又分为5个主体板块,即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与增长、社会一体化以及知识和教育,最后对中国的...
评分历时四周终于把这本著作看完,仔细的记录下了笔记,不可不说很辛苦。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序论讨论了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和标准,一共两个部分19世纪和20世纪,在各大部分里又分为5个主体板块,即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与增长、社会一体化以及知识和教育,最后对中国的...
评分前言 年表 第一章 序论 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的长过程 现代化的多方面性质 其他方法 现代化形式的比较 第一部分:过去的遗产:18世纪和19世纪 第二章 国际环境 现代化和国际关系 世界秩序 对世界的看法 中国的世界秩序 西方在中国的进展 从广州贸易到鸦片战争 ...
评分 评分很多讨论很平情,也颇有见解;很典型和认真的现代化研究。但是我只想说读起来(当作睡前书)真的太太无聊了…
评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解读中国,从历史开始。【图书馆藏号:D6159】
评分14年出了精装版。虽然成书比较早(1980),总体上很成系统,主要启发和价值在前半部分,特别是对于民国以前的论述,越晚进要越浮于表面。还没到1989,很多事情学者们还没有看到。现代化真的是一件好事么?也许并非好事,但不可阻挡。
评分现代化才是历史必由之路
评分有一个问题,现代化不是一个容易明确的定义。用马克思的观点来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是这书很笼统。每个时代都有现代化。其实书的假设如下,现代化一经在世界上任何一地展开,其影响便无可避免地渗及全球各处。说实话,个人认为很大篇幅都在没有击中问题的点。所以看完印象也不深。那就随意吧=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