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兹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日本和俄国这类社会的相互对比与彼此理解,也兼及有关现代化与前现代的宏观社会学比较,或者东亚与西方发展路径的比较。著有《清代中国的人口与市场调解》等,编有《中国的现代化》、《东亚地区:儒家遗产及其现代调适》、《日本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回应》等。
发表于2025-01-22
中国的现代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的标题“中国的现代化”就足够大,试图“弄清楚中国社会中哪些因素有助于走向现代化,那些因素阻碍着现代化,并对现代化的发生的速率和模式加以评估”p.4 ,导论部分分别从政治结构、经济、知识和教育等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而通读全书后发现,其实这些问题...
评分这本书是1982年前写的,却预期按当时的发展势头,中国在2000年达到人均GDP700美元(后来实际是800美元吧)。当然中国后来发生的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很多80年代初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转机,现在看来是令人兴奋的,但是书中提到的从1970年代看的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来看人才选...
评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路途及其在每个岔路中的失败,大概已经成为当下一门显学,罗兹曼及其小组以其社会学的视觉对中国现代化作出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清的统治之始到20世纪初,然后是20世纪以后.关于20世纪前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条件和失败,书中在经济,社会整合,教育及政治等方面列出...
评分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评述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难免对其中得失的点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近七百页的厚度,覆盖了从英使觐乾隆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诸多细节,可能由于多人写作的缘故,全书结构过分统一,内容重复也较多,有些翻译明显使用社会学词汇更好,这是较为遗憾的地...
评分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评述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难免对其中得失的点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近七百页的厚度,覆盖了从英使觐乾隆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诸多细节,可能由于多人写作的缘故,全书结构过分统一,内容重复也较多,有些翻译明显使用社会学词汇更好,这是较为遗憾的地...
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现代化 历史 中国近代史 社会学 中国的现代化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对于想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的读者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比较倾向ZG,对他的客观立场存疑。首先分析了晚清到底是列强扶植了清廷,还是推迟了中国制度性变革的进展。然后分析了前现代中国的政治结构,中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西方制度的失败版本。“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变革,在娘胎里就被旧政治秩序那窒息一切的稳定性和伦理上的正当性给扼杀了。”在军队地位的变化方面,类似湘军这种团练,“在实际上就变成晚清政治权力中的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新元素,而且它的进一步发展又联系着另一个新的因素:西方在组织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同时还有一个更新的因素:即在省级范围给军队筹晌找到了新办法,因为省府能直接控制条约口岸的关税收入,并对商业征收新的‘厘金’税”。这就给地方分权和军阀主义埋下了伏笔。财政方面,有清一代没有进行过一次彻底的土地丈量,坚持低税率和让地方保留财富,从而增加摊派了粮税和劳
评分14年出了精装版。虽然成书比较早(1980),总体上很成系统,主要启发和价值在前半部分,特别是对于民国以前的论述,越晚进要越浮于表面。还没到1989,很多事情学者们还没有看到。现代化真的是一件好事么?也许并非好事,但不可阻挡。
评分此书一般,主要原因是部分预见与判断已经时过境迁。应该正确面对中国的人口,这是始终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一大弊端。又及,中国的政府如果放弃思考政治上的改革,这是一大障碍。既得利益集团和地方主义的联合,对中央权威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现今发展与分配的不平衡即源于此。一句话,理性要战胜感情
评分这个月拿下
评分14年出了精装版。虽然成书比较早(1980),总体上很成系统,主要启发和价值在前半部分,特别是对于民国以前的论述,越晚进要越浮于表面。还没到1989,很多事情学者们还没有看到。现代化真的是一件好事么?也许并非好事,但不可阻挡。
中国的现代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