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1969年参军,与此同时长年坚持自学。1986年以同等学历考取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1989年取得硕士学位并直升博士,1992年取得博士学位。2001年经过再三努力,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军旅生涯,正式转业到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子评传 电子书 图书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生平篇第一章 孟子生平事迹 一、孟子的名字 二、孟子的故乡 三、孟子的先世 (一)孟子的先祖 (二)孟子的父母 (三)孟子的丧父 (四)孟子的母教 四、孟子的师承 (一)子思并非师承曾子辨 (二)孟子并非师承子思辨 (三)曾子、子思对孟子的影响 (四)《中庸》作者考辨 五、孟子的弟子 六、孟子的游历 (一)在邹出仕 (二)威王时首次游齐 (三)之宋过薛归邹赴鲁游滕 (四)游梁 (五)宣王时二次游齐 (六)归邹 七、孟子的生卒 (一)孟子生卒的各种说法 (二)钱穆对孟子生卒问题的观点 (三)对钱穆观点的几点修正第二章 《孟子》作者考辨 一、《孟子》的作者 (一)关于《孟子》作者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孟子》行文的特点 (三)对《孟子》作者的分析 二、《孟子》外书问题 思想篇第三章 王霸之辨 一、王霸之辨的缘起 (一)王霸之辨的时代精神 (二)两种不同的平治方略 (三)孟子黜霸道而扬王道 二、圣王:王道主义的前提 (一)君 (二)君与臣 (三)君与民 三、保民:王道主义的措施 (一)安民 (二)养民 (三)教民 四、关于王道主义理解的三个问题 (一)儒学在本质上是心性之学吗 (二)儒学不讲法吗 (三)民本论是说民是政治的主体吗第四章 经权之辨 一、理论前导 二、孟子论经权 (一)孟子主张反经也赞成行权 (二)反经与行权的关系 (三)行权标准与价值衡定原则 (四)孟子经权学说的理论意义 三、义与命第五章 义利之辨 一、“义”“利”稽求 二、治国方略意义的义利之辨 三、人禽之分意义的义利之辨 四、道德目的意义的义利之辨 五、“只准言义,不准言利”辨正第六章 舜跖之辨 一、舜跖之辨与理想人格 二、理想人格的层次 三、理想人格的典范 四、理想人格的实践 五、理想人格的动力 六、舜跖之辨的意义第七章 人性之辨 一、基本概念释义 二、性善论的基本思路 (一)只以良心本心论性 (二)良心本心人人固有 (三)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 (四)恶在于不能尽其才 (五)性善是事物的法则 (六)性善是一个过程 三、性善论的主要原则 (一)存心养性 (二)先立其大 (三)无愧于心 (四)知之必行 四、性善论的现代诠释 (一)良心本心的特点 (二)“伦理心境”概念的界定 (三)良心本心是一种“伦理心境” 五、孔孟心性学说的分歧第八章 孟子思想的其他方面 一、孟子论美 二、孟子论气 (一)“知言养气”章新解 (二)孟子对古代气论的发展 三、孟子论诗 四、孟子论辩 (一)好辩的时代与好辩的孟子 (二)孟子辩论方法的两个特点 (三)孟子与告子辩论实况 五、《孟子》的文学特色 (一)磅礴宏大的气势 (二)生动明快的语言 (三)个性鲜明的形象 (四)《孟子》的文学地位 影响篇第九章 孟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王霸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二、经权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三、义利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四、舜跖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五、人性之辨对后世的影响第十章 孟子历史地位的变迁 一、汉至唐初地位不高 二、唐宋以来逐渐升格 三、明清两代平顺发展附录 孟子年表 参考书目索引 词语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后记
· · · · · · (
收起)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8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孟子评传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孟子评传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南京大学
作者:杨泽波
出品人:
页数:515
译者:
出版时间:1998-12
价格:27.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5032974
丛书系列: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图书标签:
孟子
传记
中国思想
评传
思想家传记
中国
工具书
儒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
讨论的很详细吖
评分
☆☆☆☆☆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评分
☆☆☆☆☆
远比董洪利《孟子研究》好的一本导读,虽然对《孟子》学术史讨论不多,不过在文献与思想这两部分问题的梳理上,则既周备又不乏己见,语言平实流畅。
评分
☆☆☆☆☆
19140.平实之作。
评分
☆☆☆☆☆
君为轻
孟子评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