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政权机构史稿

辽代政权机构史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内蒙古大学
作者:何天明
出品人:
页数:262
译者:
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价格:16.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107472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辽金元西夏
  • 辽史
  • 历史
  • 辽史
  • 辽代史
  • 政权机构
  • 历史学
  • 中世纪史
  • 契丹史
  • 政治史
  • 史学
  • 辽代政治
  • 古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紧紧扣住契丹统治者制定的“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的基本方针,对辽代北、南面朝官系统的主要机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辽朝政权机构的特点和渊源
第一节 辽朝政权机构的特点
第二节 辽朝政权机构的渊源
第二章 枢密院制度
第一节 汉人枢密院
第二节 契丹北枢密院
第三节 契丹南枢密院
第三章 宰相制度
第一节 北宰相府
第二节 南宰相府
第三节 中书省
第四章 翰林院与大林牙院
第一节 翰林院
第二节 大林牙院
第五章 迭剌部与北、南大王院
第一节 辽太祖析分迭剌部
第二节 北南大王院及其驻牧地
第六章 夷离毕院
第一节 夷离毕职官与夷离毕院的建立
第二节 夷离毕院的职掌
第七章 宣徽院
第一节 宣徽北、南院的机构和职官设置
第二节 宣徽北、南院的职能和职官铨选
第八章 大于越府与大惕隐司
第一节 大于越府
第二节 大惕隐司
第九章 其他问题
第一节 辽代北面部族官
第二节 辽代南面地方官
第三节 辽代西南面招讨司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述非常全面,主要涉及枢密院、宰相、翰林院、大林牙院、南北大王院、夷离毕院、宣徽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地方官制等,重点讨论了制度的起源、职能、特点几个层面。契丹辽史研究,史料真是一大局限,多数制度的起源时间基本无从考证,因此多以推论为主,至于哪些制度源于中原抑或以中原官名比附契丹旧制仍需要进一步检讨。作者很好的把握住了辽政权因俗而治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中原制度集权性与民族性的改造,充分关注到了制度名与实的差异性。

评分

论述非常全面,主要涉及枢密院、宰相、翰林院、大林牙院、南北大王院、夷离毕院、宣徽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地方官制等,重点讨论了制度的起源、职能、特点几个层面。契丹辽史研究,史料真是一大局限,多数制度的起源时间基本无从考证,因此多以推论为主,至于哪些制度源于中原抑或以中原官名比附契丹旧制仍需要进一步检讨。作者很好的把握住了辽政权因俗而治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中原制度集权性与民族性的改造,充分关注到了制度名与实的差异性。

评分

论述非常全面,主要涉及枢密院、宰相、翰林院、大林牙院、南北大王院、夷离毕院、宣徽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地方官制等,重点讨论了制度的起源、职能、特点几个层面。契丹辽史研究,史料真是一大局限,多数制度的起源时间基本无从考证,因此多以推论为主,至于哪些制度源于中原抑或以中原官名比附契丹旧制仍需要进一步检讨。作者很好的把握住了辽政权因俗而治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中原制度集权性与民族性的改造,充分关注到了制度名与实的差异性。

评分

论述非常全面,主要涉及枢密院、宰相、翰林院、大林牙院、南北大王院、夷离毕院、宣徽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地方官制等,重点讨论了制度的起源、职能、特点几个层面。契丹辽史研究,史料真是一大局限,多数制度的起源时间基本无从考证,因此多以推论为主,至于哪些制度源于中原抑或以中原官名比附契丹旧制仍需要进一步检讨。作者很好的把握住了辽政权因俗而治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中原制度集权性与民族性的改造,充分关注到了制度名与实的差异性。 @2019-11-27 21:48:34

评分

论述非常全面,主要涉及枢密院、宰相、翰林院、大林牙院、南北大王院、夷离毕院、宣徽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地方官制等,重点讨论了制度的起源、职能、特点几个层面。契丹辽史研究,史料真是一大局限,多数制度的起源时间基本无从考证,因此多以推论为主,至于哪些制度源于中原抑或以中原官名比附契丹旧制仍需要进一步检讨。作者很好的把握住了辽政权因俗而治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中原制度集权性与民族性的改造,充分关注到了制度名与实的差异性。 @2019-11-27 21:48:3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