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分析問題》的宗旨是擺問題。問題擺齣來瞭,有時候隻提幾種看法加以比較;有時候提齣自己的意見,也隻是聊備一說,以供參考。這些意見比較零散,不足以構成什麼關係。其中也很少能說是作者的創見。有的是很多人說過的,不用交代齣處;有的隻記得有人說過,齣在哪本書或者哪篇文章已經查不齣來,隻好在這裏總的聲明一句:沒有掠美的意思。《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原來是作為一篇論文來寫的。雖然現在的篇幅已經不能容納在期刊裏而隻能印成小冊子。語法研究的順利前進主要有兩方麵的配閤:一方麵要廣泛地調查實際用例,一方麵也要不斷地把問題拿齣來理一理,看看這個問題是不是有可能或者有必要從一個新的角度或者更深入一層去考察,看看一個問題的探討是不是牽動另一個問題。
呂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江蘇丹陽人。中國語言學傢,近代漢語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曾就讀於丹陽縣高等小學、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1922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原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更名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就讀於外國語言文學係,1926年畢業。畢業後曾在丹陽中學、蘇州中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係、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修讀。1938年迴國後曆任雲南大學文史係副教授,華西協閤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央大學中文係教授、清華大學中文係教授。195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所研究員。1978-1985年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顧問,《中國語文》雜誌主編。1980-1985年任中國語言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1980年起為美國語言學會榮譽會員。198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94年被聘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從風入鬆迴去,在路上就讀瞭大半,小書大傢。
评分一邊腦子被抽著走,另一邊慢慢明白現代漢語為什麼一直有種學不會糊糊塗塗的感覺,因為有些地方本身就存在爭論嘛。明白語法學體係問題在哪,也就能更明白語法,當時上現代漢語的時候應該列為必讀書。
评分必讀
评分噫,竟然沒有標注過麼,真的是一本地獄難度的中文書籍(小冊子?)啊,從每天看10頁到每天啃5頁都頭疼,看完纔明白王力先生的語法是多麼平易近人……
评分就是不稀飯語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