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微出生于江苏宜兴书香名门,天生丽质,才艺俱佳,18岁时和徐悲鸿一见钟情。1917年,蒋碧微瞒着家人与徐悲鸿远赴日本、法国。1927年,蒋碧微随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回国,生下儿子伯阳。三年后,徐悲鸿因“师生恋”与蒋碧微的感情出现裂痕。1933年,蒋碧微随徐悲鸿第二次赴欧洲,她出色的交际才能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帮助徐悲鸿成功举办了中国近代名家绘画展及个人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迈出第一步。其间,徐悲鸿经过与法、德、比、意等国著名艺术家进行切磋和交流,逐渐形成融会古今中外技法的独特风格。此后,徐悲鸿声誉日隆。然而,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痛苦煎熬,仍未能破镜重圆。1945年,蒋碧微与徐悲鸿劳燕分飞,几年后,她留下与徐悲鸿的一子一女,只身去了台湾。66岁时,她出版了这部回忆录,用平实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相识、相知、相恋到分手的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
魅力经久的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与一代艺术巨匠28年的感情沉浮。
本书是《蒋碧微回忆录》的第一部。
《蒋碧微回忆录》包括《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藩》,1964年10月由台湾《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蒋碧微回忆录》提供了研究女性心灵史和解放史的独特文本。蒋碧微出身于江苏宜兴的书香门第,与徐悲鸿是同乡。十八岁的她为追求自由恋爱,与徐一起私奔。此后二十多年,两人的生活远非一帆风顺。作为被遗弃者的蒋碧微,写下了这段沉痛的经历。本书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徐悲鸿的重要视角,提供了研究女性心灵史和解放史的独特文本。自问世以来,大获成功,拥有广泛的读者。
此次出版的本书和《我与道藩》,为《蒋碧微回忆录》的大陆最新版,由徐悲鸿与蒋碧微之子徐伯阳授权,不仅修订和充实了文字,而且增加了丰富的历史珍贵图片。
喜欢,沉静的文笔里透着淡然和坚定,那么强势的一个女人她所需要的只是平凡女子所渴望的被爱和在意。传闻有文人的润笔,但看看她的往来信件,才情也是中上之质。她不美,但笑得从容。 关于后面写徐悲鸿和廖静文的八卦真够小女人的,十足一个旁观者看笑话的姿态。纵使如此,也比...
评分能被后世之人称作为大师的,自然是真的大师。大师有大师的人格,虽然不免瑕疵,大师有大师的秉性,虽然未必高远。大师,当然也有大师的情感,情何以堪,回首处,却苦了大师身后的女人们。 徐悲鸿一生所系的女人,如今人们还记得的有三个,蒋碧薇,廖静文,孙多慈。在我们...
评分徐蒋张孙廖多角恋爱是中国现代史著名八卦题材之一。本着实事求是的八卦精神,不可不听听当事人怎么说的。虽然当事人也不一定全说实话,总比听不相干的人瞎掰强。可是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隔绝,连当事人的言论都不容易全看到。这本书我要给它评五个星,因为它无论是作为八卦材料还...
评分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通过无线电里的广播连续剧《徐悲鸿》知道了中国现代画坛一代宗师徐悲鸿先生的第一任夫人蒋碧微势利贪财、刁钻无理、咄咄逼人。中国大陆对徐蒋二人的评价一直采取褒徐贬蒋的态度,甚至认为悲鸿先生的去世蒋碧微亦有不可推辞的责任。可我认为,关于一...
评分他说我生性刚强,女生男相,一事不遂,三日不忘,不宜早婚,否则劳燕分飞,儿女无以承欢膝下。……………………
1、中国人为了吃而活着,外国人为了活着而吃 2、海参崴一直到满清末期都是中国领土 3、(216 彭太太)
评分刚看完。 1.一个人的成就和一个人的品德是不相符的。 2.我个人认为,徐悲鸿年少缺少很多东西,而越缺少什么,越想得到什么,越想证明什么。 3.大家闺秀的气质,谈吐,品行,文笔是异曲同工的。 4.婚姻要三观一致才能贫贱不移。 5.男人在世,要自重。 6.到了一定位置,男人会飘飘然,但是天下好看的女人那么多,那不成都要爱?要学会自重,自信,自爱。 7.连读三个多小时,为作者文笔感叹,同时也要以史为镜,切勿花心,得一人便是得一座城,便是千秋。
评分太烂了,不要脸
评分看到后半部简直对大画家完全无语了……是非曲直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但蒋碧薇在文笔中流露出的隐忍和睿智令人佩服不已。
评分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并不顾忌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比起后任妻子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显得更真实、更有人情味。人物传记和回忆录一直是我的最爱,07年读过的当属这本最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