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是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關鍵所在,特彆是我國加入WTO後,國有大中型企業麵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這種現實境遇無疑為富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文學創作提供瞭新的素材。張安傑的長篇小說《大鐵像》以與新中國同齡的天成機械廠的改製改革為綫索,真實再現瞭以劉正遠為代錶的新一代國有企業掌門人與時俱進,打破常規,帶領全廠走上與民營企業閤作雙贏的道路,為企業發展爭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奮鬥曆程,從一個側麵剖析瞭國有大中型企業存在的根本問題,並嘗試著給齣瞭富有新意的答案。是一部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工人題材的力作。
小說題目“大鐵像”來源於小說中的一個核心意象,即作為天成機械廠廠標的一座鐵質塑像。小說始自鐵像之坍塌,而終於其重鑄。在我看來,這一略顯直白的象徵蘊涵卻有其寓意復雜的另一麵,那就是,鐵像究竟為誰而立,是為劉正遠這樣的孤膽改革英雄,還是為那些牢騷滿腹,但卻有一腔赤誠的“大廠”情結的普通工人呢 話恐怕要從頭說起。
假如我們藉鑒張安傑的比喻,把工人的形象比作一座大鐵像的話,那麼上述理想主義從高揚到揚棄的軌跡,也恰似鐵像從矗立到坍塌的過程,而現在,張安傑卻毅然讓鐵像重新挺立於天地之間,顯然彆有抱負,他知道:鐵像要想站得牢靠,必須把根紮在所有工人階級兄弟的心間。一味高蹈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固然空疏失當,但是齣於對此的逆反而放棄對曆史責任和人文情懷的擔當更不可取。《大鐵像》的耐讀之處正在於此,它既塑造瞭一個忍辱負重、目光長遠、勇於決策的“喬廠長”似的“開拓者”,也寫瞭更多幽怨無助的、被放逐於社會邊緣的下崗工人。尤為難得的是,他的“喬廠長”劉正遠有著和下崗工人們一樣的惶惑,他去機械廠不是勇挑重擔,而是酒後戲言,誤打誤撞,他沒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氣魄,相反卻常常畏難不前。從本質上講,他雖貴為廠長,但也是一個工人,這不止是因為他齣身於天成,更在於他有工人的氣質和情懷,甚至連他放鬆的方式都是地道的工人式的——去鍛造車間,掄幾下大錘。正是與工人們休戚與共,劉正遠在決策時纔分外艱難,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個決定便關係幾韆口工人的衣食。而那些下崗的或淪於下崗邊緣的工人們雖然滿腔埋怨,甚至跑去給自己的競爭對手乾私活,但是內心深處卻有一顆對大廠赤誠的心,隻要廠裏給他們丁點兒溫暖,他們便肯捨身相報,在所不惜,更慢說像“九鐵錘”、牛師傅這樣把一生貢獻給大廠的老模範瞭。也許在有些作傢看來,英雄們追求的是一番壯烈的大完成,小人物遭遇的不過是殘缺的人生帶來的悲涼的小啓示,二者不可彌閤。
激情與厭倦、守望與逃遁、摸索與迴避、歡歌與悲泣……這些被“改革文學”和“現實主義衝擊波”各持一端的二元對立項原來不過是手心手背,翻來覆去都是同一塊肉啊 英雄與凡人雖然互為他者,但都是伏藏在人性的真實裏的,怎麼就不能互相轉化?
明乎此,我們便可以說,張安傑的“大鐵像”是塑給劉正遠的,也是塑給九鐵錘,塑給牛師傅、韓師傅、虎子們的,是塑給所有直麵人生睏頓但不放棄人生理想的工人兄弟們的 事實上,小說中不少段落都在暗示這一點,比如,在漫天沙塵中對工人們振臂高呼的劉正遠像一尊鐵像,牛師傅對破壞分子橫眉冷對時像一尊鐵像,而小說結尾,劉正遠帶領天成老中青三代技術工人在莊園大乾三天後纍癱在地沉沉酣眠時就更像一組蒼勁有力的群雕。張安傑就這樣用自己的真情實感 他本人有近十年在工廠工作的經曆 和敏銳洞察,把工人兄弟的鐵像重新矗立起來,雖然那鐵像遠非精緻完美,甚至棱角處還有森然的茬口,但他卻那麼鮮活,那麼富有質感,那麼生氣勃勃。
最後需要指齣的是,除瞭我們上麵談到的人文意義和精神層麵上對偏執的文學類型觀念的突破外,《大鐵像》另一值得關注的地方在於它所亮齣的答案,天成機械廠的新生主要依托瞭外力,它通過與大黑頭領導的莊園集團的閤營,煥發瞭生機。這恐怕與既往所有以國企改革為題材的小說都不同,作者並未膚淺地把積重難返的國營大廠的復興簡單冀望於企業內部的挖潛和革新上。在作者看來,國營大廠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設備優勢,而民營企業則有寬裕的資金儲備、暢通的銷售渠道和靈活的作業機製,二者取長補短,共謀雙贏,不失為國營企業脫睏的良策。可以說,《大鐵像》的這個答案是大膽的,也是新穎的。
發表於2024-11-09
大鐵像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大鐵像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