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
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
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夫妇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人物曾影响了许多当时的青年(参见刘小枫文)。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寓所去世。
发表于2024-11-27
牛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你最爱的人是谁,实际上并不是我。” 门已经关上了,他知道无可挽回,那个加利利人再一次胜利了。亚瑟倒在狱中的草席上。 红色的地毯撒满玫瑰花瓣,唱诗班走的井然有序,蒙太里尼也在其间。所有的玫瑰花瓣在他的眼中都变成了亚瑟的血,一滴一滴,喂养着那贪婪的唇。他知...
评分”一个行将死去的人有权憧憬他的一个幻想,我的幻想就是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对你总是那么粗暴,为何久久忘却不掉旧日的怨恨。你当然明白是为什么,我告诉你只是因为我乐意写信给你。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
评分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帖子,问陈奕迅的《单车》究竟是歌颂还是声讨?下面的评论很精彩,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首赞颂父爱内敛低调的歌。我初听得时候也是这么觉得,当然中间有参杂的苦涩和遗憾我们也都能感觉得出来。然后帖子里面有人直接贴出作词人黄伟文对这首歌的看法,令我相当惊...
评分和刘小枫一样,我从来也不觉得牛虻是一本革命小说,所以每每有人把它和那本炼钢的扯在一起,我都觉得挺搞笑。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初中一次期中考试前夜。那时候有考前晚上必看漫画的古怪习惯,好像这样就会考得比较好似的。不巧机器猫借出去了,就顺手抓了这本来看。结果被深...
图书标签: 外国文学 革命 经典 小说 责任 英国 爱情 意志
《外国文学名著:牛虻》主要内容:亚瑟是比萨神学院哲学系学生。19世纪意大利受奥地利的统治,为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毅然加入青年意大利党。他的生父是该院院长,伪善的蒙太尼里神父。尽管他们父子之间情深意笃,但不同的信仰和利益,使彼此很快就分道扬镳。亚瑟少不更事,因受新来的忏悔神父卡尔狄的欺骗而被捕。他出狱后流亡南美,备受欺凌。13年后他化名列瓦雷士——绰号牛虻,返欧重新投入革命洪流,组织暴动,运送军火,不久第二次被捕。此时决定基命运的正是已荣升为红衣主教的蒙太尼里。思想的反动,对宗教的狂热使他在判决书上签了字,将亲生儿子送上了断头台。牛虻无畏的英雄形象再现了19世纪30和40年代意大利人民争取独立统一斗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如果我注定死,我会把黑暗当做新娘。
评分牛虻最后那封信里的话
评分哭哭哭……
评分。
评分因为父亲而毁了自己,情感线比革命线深刻无数,你爱的到底是你的主还是我呢?
牛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