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1926~1992),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他的创作始于1951年,专门从事历史小说的写作。著有《霏罪》、《猛虎与蔷薇》、《凌霄曲》、《花落花开》、《避情港》、《桐花凤》、《李娃》、《风尘三侠》、《荆轲》、《少年游》、《缇萦》、《百花洲》、《大将曹彬》、《慈禧全传》(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清宫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台落日》)、《状元娘子》、《琵琶怨》、《正德外记》、《清宫册》、《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金色昙花》、《乾隆韵事》、《曹雪芹别传》、《汉宫春晓》、《小凤仙》、《小白菜》、《徐老虎与白寡妇》、《红楼梦断》、《大野龙蛇》等。另有学术著作《高阳说曹雪芹》、《高阳说红楼梦》、《高阳说诗》(获1984年台湾中山文艺奖的文艺论著奖)等。
发表于2024-11-13
两朝帝师翁同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翁同龢是晚清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百日维新帷幕刚拉开时,翁氏即被开缺回籍,给戊戌变法留下了沉重的阴影。翁氏为什么被罢官?谁罢了翁氏的官?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说法是,慈禧为了剪除光绪皇帝的羽翼,而强迫光绪帝将自己的师傅罢黜。梁启超《维新政变记》称,四月廿...
评分翁同龢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个谜,是他的突然从政坛上被开缺。甲午战败对翁同龢的刺激是十分巨大的。其后,他参与了总理衙门对德国强占胶州湾的交涉,再一次看清了弱国无外交的悲剧,这促使他鼓动皇帝变法。他以师傅的身份向皇帝举荐了康有为。到了1898年春夏之交,变法之风在北...
评分第一次很吃力的读高阳先生的作品,几乎全市半文半白,后半部分的风格像极了蔡东藩先生的《民国演义》。看来自己现阶段还只能读通俗历史读物。 这本书我觉得可以当做是慈禧全传的缩略本,都是晚清的史实,里面通过翁同龢的日记,将慈禧全传里面的那些史实一一呈现。详实的史料...
评分养成笔力可扛鼎, 准备花时要索诗 此是帝师翁同龢集古人诗句所撰之联。首句“养成笔力可扛鼎”,本是唐宋旧章,多为文人治国平天下之自况。殊不知,扛鼎之工,仅靠“笔力”远远不够,但古往今来,书生自大,持一笔而欲扫天下者,不在少数,终致误国误民误己。 翁师傅即是其...
评分[本文首发于国学数典论坛] 台湾政治大学学者林文仁,在其著作《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两书的后记中,皆如此评价高阳:“在笔者心目中,已故的他永远是一位学院外的伟大史学家”。在《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绪论”中,林氏更用超长的篇幅,对原名许晏...
图书标签: 高阳 研究 文学 小说 藏书 SD
《高阳作品集之15:两朝帝师翁同龢》主要内容:两朝帝师翁同和,自同治、光绪两位皇帝年幼时便予以悉心教导,于宫中度过大半生时光。晚清,翁同和参与倡导维新变法。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翁同和忠贞爱国,忧国忧民,摒弃奢华,毕生活跃于晚清朝政活动的舞台之上,后因劝说光绪帝采用变法,遭慈禧太后的忌恨,穷尽智慧却被“开缺回籍”,逐出政治舞台,最后终老而死…… 杨乃武、小白菜何以平冤昭雪,两朝帝师又何以大业无成,曲折的变法经历,悲凉壮阔的人生历程,两朝帝师的光辉门楣何以落的如此凄凉。
个人觉得不算是大众读物,阅读难度还是很大的
评分高阳的历史作品比较忠实于历史,作者功课做的比较深,尽管亦会有自己的观点。但大多数属于锦上添花之笔,很早就读过高阳的作品,最早看的是描写南唐后主李煜的《金履鞋》。那个时候我在读高中,感觉眼前一亮发现和枯燥乏味的历史书比起来,这样的历史解读让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
评分看历史小说当属高阳
评分高阳的历史作品比较忠实于历史,作者功课做的比较深,尽管亦会有自己的观点。但大多数属于锦上添花之笔,很早就读过高阳的作品,最早看的是描写南唐后主李煜的《金履鞋》。那个时候我在读高中,感觉眼前一亮发现和枯燥乏味的历史书比起来,这样的历史解读让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
评分看历史小说当属高阳
两朝帝师翁同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