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寫法並不像是嚴肅的討論科學問題,而像是報紙上的兩性專欄,回答讀者所寄來的各式性問題。
賈德森她使用擬人法等非一般科普書籍的筆法,探討各式的性選擇案例。並根據她所參考過的文獻來討論現象的成因。主要內容包括兩性之間的衝突、性的必要性等。
奥利维雅•贾德森 (Olivia Judson),美女学者,进化生物学家,是亲缘利他理论创始人汉密尔顿的晚年弟子,牛津大学博士。现为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in London)研究员。其作品见于《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以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等著名学术杂志和报刊。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精彩的科普作品,即便是几岁的小孩,也能冠冕堂皇的读完此书,跟你讨论各种性爱的话题。 当然,别妄想,绝对不色情,还有一点小严肃,不仅让你了解这个世界生物多样性,还让你体验一把生物学领域对于生物进化等各种研究结论的精妙案例,在看本书的时候,除了...
评分多年前我在图书馆里其实看到过这本书比较老的一个版本,当时我正在闹一种“社会学爱好”的癖好,并且信奉“男人的花心与女人的爱财都是自然属性的表现"——其实我现在仍然喜欢用这句话,但有时候也反过来说——既然我们是人,我们难道就真得跟着自己的兽性走吗? 首先这是一本...
评分P6. 这种“男人花心、女人忠诚”的假设(客气的说法是贝特曼法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错的。在绝大多数动物种群中,雌性是荡妇。她们绝非一生只交配一次,而是会和多个雄性发生关系,因为这会使得受孕几率更高。而雄性的控制欲与嫉妒心,也是出于对雌性放荡行为的反制目的。 P10...
评分第一次认识到科普还可以这样写,就像第一次看见科学松鼠会的文章一样,看得那个欢乐啊~ 本书作者是一位性学家,她根据对动物性行为的研究,反衬出人类两性存在的状况——性是一个漫长的对抗历程,中间有嫉妒、愤怒、杀戮,但也有爱与沟通。 性是难以启齿的,也是充满欢快的,为...
评分超级好看!
评分什麼是性?什麼又是生殖?以前一直以為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直到最後一章聽了細菌的告白,才知道原來可以各自分離。對於細菌來說,性,只是一種交換基因的行為,沒有新個體的產生;生殖,卻是透過無性的,由一變多的複製過程。 每一個現今存在的個體之所以會存在,肯定是經過無數次繁衍,每一代都得通過兩種考驗所產生的結果:生存與繁殖。
评分什麼是性?什麼又是生殖?以前一直以為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直到最後一章聽了細菌的告白,才知道原來可以各自分離。對於細菌來說,性,只是一種交換基因的行為,沒有新個體的產生;生殖,卻是透過無性的,由一變多的複製過程。 每一個現今存在的個體之所以會存在,肯定是經過無數次繁衍,每一代都得通過兩種考驗所產生的結果:生存與繁殖。
评分非常有趣、非常幽默、别出心裁的方式讲解生物遗传和性别的科普知识。
评分生物學與性別研究。挺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