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绫子(1922~1999),日本著名女作家,在其将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发表作品80余部,80年代影响很大的电影《远山的呼唤》原作者就是她,临终前留下未完成的《热爱明天》,谈论死亡相关的话题,但让人感到希望、勇气和力量。三浦绫子生于北海道的旭川市,1939年毕业于旭川市立高等女子学校,曾任小学教员,1946年因对日本教育制度不满而退职。同年患病,疗养期间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其作品常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和宗教色彩。《冰点》发表于1964年,是她登上文坛的代表作。缘起是日本《朝日新闻》为纪念大阪版创刊85周年和东京版创刊75周年,悬赏一千万日元向全国征文,三浦绫子的《冰点》赫然中选。小说在《朝日新闻》连载数月,引起读者兴趣。连载结束后,因主人公生死不明,读者曾写信要求三浦绫子继续写下去,一年之后作者又写出《冰点》下部。这部集子译出的是上部。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日本当代女作家,和歌山人,曾留学美国,也曾来我国访问,并在北京大学留过学。她的作品大体分三个系列,一是描写日本妇女生涯的,代表作有《纪之河》、《有田河》、《日高河》;一是以日本传统艺人或历史人物为主人公,表达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美的憧憬,如其处女作《地歌》就是描写一位三弦老艺人生活的,《墨》也属于这一类,这类作品最能表现作家对女性精神世界刻画入微的艺术造诣;再一系列的作品则是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如写美国黑人问题的长篇小说《非色》,写老年人问题的《恍惚的人》等。有吉佐和子的作品,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具有深厚的艺术韵味。
本书是日本当代文学丛书系列之二,日本女作家作品选集。《日本文学当代丛书》由刘和民主编,共五卷。第一卷《夕雾楼》,是水上勉等的中篇小说选;第二卷《冰点》,是三浦绫子等女作家作品选;第三卷《磋跌情》,是石川达三等的长篇小说选;第四卷《砂女》,是安部公房等的中长篇小说选;第五卷《仙惑》,是电影和话剧剧本、诗歌选。
本书作品有:三浦绫子的长篇小说《冰点》,其余皆短篇,有吉佐和子的《墨》,田边圣子的《蜗牛》,芝木好子的《洲崎乐园》,佐多稻子的《阴影》,中山千夏的《我织的毛衣》,安西笃子的《寒夜》,严阪惠子的《含羞树》。《冰点》在日本几乎尽人皆知。“冰点”有多重寓意,其中之一,便是主人公阳子所言,人心里面的“冰点”,让人失去生存力量的所在。
短篇小说《墨》具有日本传统文学优美淡雅的风格。年过七旬的传统画工幸吉用自己收藏的名贵的唐墨为舞蹈家春都代画了水墨和服。在观看她的舞姿时,他觉得自己行将枯竭的生命力得到了延续。他决心将剩下的墨都用来为春都代画和服,将一年四季的花都画出来。他觉得这块墨耗尽时也将是自己生命走向尽头之时。春都代前往中国演出,特意搜寻了唐墨赠给幸吉,希望他的生命可以延长。然而整个夏季画着画的幸吉依然逝去了。春都代感到老人的执着之情依然留在墨上。
三浦绫子,原名堀田绫子,1922年生于北海道旭川市,她是父母的第五个孩子。在她的少年时代,妹妹阳子夭折。后来,这个名字出现在了《冰点》系列里。 1939年,绫子毕业于旭川市立高等女学校,赴煤矿城市歌志内神威小学任教,后被调到旭川市内的小学工作。数年后与儿时玩伴前川正...
评分《冰点》一下子就抓住我了,我刚看几页就开始称奇,如此朴素、简单却犀利的语言。我对罪性小说的兴趣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我第一次看《罪与罚》的时候,大为惊叹,怎么能有人对人性进行如此深刻细致地描写呢?!看《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但是惊叹之余,...
评分打开书以前) 在三联书店意外地看到了《冰点》,售书人或许不了解这本小说,把它搁在二楼日本小说专柜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了。 黄磊在他的文学音乐大碟里有介绍过这本小说:“《冰点》,是一九六五年日本销量最多的《朝日新闻》以一千万日币征文当选的小说,在连载期间就曾...
评分《冰点》一下子就抓住我了,我刚看几页就开始称奇,如此朴素、简单却犀利的语言。我对罪性小说的兴趣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我第一次看《罪与罚》的时候,大为惊叹,怎么能有人对人性进行如此深刻细致地描写呢?!看《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但是惊叹之余,...
评分《冰点》是一九六四年诞生的经典日本小说,四十五年来在日已经陆续改编搬上银幕或荧屏八次,多次改编广播剧,连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将其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冰点》在日本以连续剧形式上演时,每次都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因此,这部小说已经成为日本社会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尤其...
三浦绫子真是赞!!!优美的情韵!!
评分三浦绫子真是赞!!!优美的情韵!!
评分《冰点》行文很朴素,刻画人物的心理很深刻,又是不是的上升下高度。对于拧巴了的人物关系,注定结果是一个悲剧。
评分反倒几个短篇比较耐读。
评分是本好书,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读序啊!!序完全就是在剧透啊!!透的一点儿都不剩啊!!标题作自不必说,说说这本书里其他的短篇吧。《阴影》那篇我看的不明不白,也许没有潜心读的缘故;比较奇怪的是,明明好像是最没收到重点推荐的《我织的毛衣》,反倒最喜欢,喜欢程度甚至甚于标题作《冰点》(可能是由于《冰点》一开始就被剧透所以冲击感荡然无存)。《荒野》这篇呢,虽然不能说是喜欢,但细腻而恰到好处不显繁琐的描写是非常出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