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著名作傢,曾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並熟於版本目錄之學。其文得古文之精髓,含今文之韻緻,談古論今,令人迴味。著有《錦帆集》、《舊戲新談》、《音塵集》、《黃裳書話》等。
過去所寫有關南京的文字編在一起,重看一過,長長短短也有瞭四五十篇,作者都不免覺得有些奇怪。作者在南京隻住過一個很短的時期,又曾來往路過若乾次,實在隻能算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不知為何,竟對這個城市錶現瞭一種並不一般的感情。
這裏所收最早的一篇是寫於一九四二年鼕的《白門鞦柳》。一個年輕的學生,亡命遠行,路過已經成為敵寇鐵蹄下汪僞政權“首都”的地方,自然不能不激發一個中國人必然會有的感情。四年以後,作者成瞭一個記者,又在這裏住瞭雖然短暫但很不平凡的一段日子。那是劫後的年代,作者所看到的是滿目瘡痍,民生凋蔽。這“劫”是雙重的,敵僞的劫掠與“新貴”的劫收。還看到的是英勇戰鬥與荒淫無恥的鮮明比照。一九四九年鞦,又有一次短暫的訪問,汜下過南京人民迎接解放的歡欣。三十年後重來,則已在十年動亂之後瞭。時代不同瞭,社會性質不同瞭。中國人民在經曆瞭又一場曆史性的災難以後,重新起步嚮前。清除道路上的障礙,整理被破壞、蹂躪的基址。人們的心情是興奮的同時也是沉重的。這一切,作者也看到瞭。
這一切,當然也都是曆史。
在這一束文字裏,作者常常說起過去時代發生在這地方的許多曆史故事,似乎充滿瞭“懷古”的氣息。作者想,南京這地方真是浸透瞭曆史的氣氛的,一個詩人來到這裏,決不愁缺乏吟詠的題材。如果把過去中國詩人有關金陵的詩篇抄撮起來,那將成為一部可驚的巨帙。不過作者總忘不瞭明末清初陽麯傅青主寫的一首詩,題目是《金陵不懷古》。那起頭的兩句說:“甚是金陵古,詩人亂有懷。”真是大喝一聲,值得一切喜歡發思古幽情的人警醒。當然傅青主並非無原則的一律反對“懷古”,他反對的是那些“肉髀愁不鼓,傖父過秦淮”的“雅人”。
中國的古都自然不隻南京一處。長安、洛陽、開封、北京都曾是曆史上的名都。可是沒有哪一處像南京,這簡直是一座無比的曆史博物館。南京建都的年代,斷斷續續前後也不過三百
多年,也算不得最長。但朝代遞嬗多,社會變化巨烈。特彆是常常與曆史上的民族戰爭有密切的關係。這一特色則是其他一些古都所少有的。六朝都是偏安的局麵,南唐、南明則是更為可憐而短促的偏安朝代。太平天國建都南京也隻十多年。在這些短促的朝代裏,留下瞭許多遺跡,為詩人所注意。詩人最好的作品總是說齣瞭人民的感情意願的。雖然時移世換,一些舊有的矛盾已不復存在,但作為曆史,作為民族意識、民族感情形成的細胞,它的影響也還是久久不滅的。
散文方麵的情形好像也差不多。《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粱錄》都不是通常的風土誌;《洛陽伽藍記》、《闆橋雜記》也不是記寺廟伎寮的專書。它們都是特定時代的産物,發扡的也兒曠是類似的感情。這不像西安,雖然漢唐最後也無例外地覆滅瞭。但留下的是《三輔黃圖》、《西京雜記》,敘述著開 國的規模,豪門的故事,不見半點淒清衰颯的影子。其中消息,足值得尋思的。這也許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可以注意的現象。
有許多古代詩人的名篇常常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他們用的是極為精煉的語言,錶現的是非常復雜深遠的意境,往往不是使用瞭更多文字的散文所能做到的。作者常常思索隱蔽在這中間的奧秘,發現在聲律、色澤、動作、音響……這些因素之外,詩人還有更為重要的手段。他們挑動讀者的心弦,打開記憶的窗門,調動民族的、曆史的感情力量來幫助增強詩的感染力。可以舉劉禹锡著名的《金陵五題》和韋莊的《颱城》作例。這兩位中晚唐詩人不但與封建社會一切寫金陵懷古詩的詩人在情感上相通,簡直就是他們的代錶。除瞭明末詩人所錶現的民族感情以外,一韆年中幾乎沒有增加什麼新的思想內容。他們的作品都是為舊時代、舊王朝唱齣的挽歌。
劉禹锡在《烏衣巷》一詩中,在三處地方具體寫瞭“硃雀橋”、“烏衣巷”和“王謝堂前”;韋莊在《颱城》詩中寫的是“六朝”、“颱城”和“(長江)”。此外就都是自然的景物,野花、夕陽、燕子和雨、鳥、柳樹、長堤。這一切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但在詩人的安排運用下,它們釋放齣的則是難以想象的力,撼動著讀者的心。其強烈程度則依讀者所處的時代環境、思想情感、文化教養而各有不同。這很有些像原子能的釋放,但其觸發與製約卻更為奇妙而靈活,這不是自然科學傢和工程師所能作到的。
發表於2025-04-15
金陵五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每至一方水土,若是事先讀過些關於此地的奇聞異誌,總會平添許多樂趣。 南京又名石頭城,在此地已三年,紅樓夢卻沒讀過,桃花扇和儒林外史也不曾一讀,秦淮河畔,夫子廟旁,走在如織遊人裏,少瞭林黛玉和李香君。退而求其次,黃裳《金陵五記》和葉兆言《南京人》之中的某些逸事...
評分每至一方水土,若是事先讀過些關於此地的奇聞異誌,總會平添許多樂趣。 南京又名石頭城,在此地已三年,紅樓夢卻沒讀過,桃花扇和儒林外史也不曾一讀,秦淮河畔,夫子廟旁,走在如織遊人裏,少瞭林黛玉和李香君。退而求其次,黃裳《金陵五記》和葉兆言《南京人》之中的某些逸事...
評分關於南京,我的母校所在地,我有著特殊的感情。黃裳的這本書,觸及到不少南京最令人難忘和感觸的地方。真的是個大傢,就幾筆,把舊時的南京,鼕天,清冷的,又是南京這個南北交界處特有的景象白描的似在眼前。同時,也將作者自己一種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悲涼感錶達齣來。 可能,隻...
評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南京上瞭四年大學。與樓上仁兄相似,也是在圖書館一個角落裏遇到黃裳先生的《金陵五記》,驚為天人。一方麵,當然是對南京的熱愛,二方麵老先生從四十年代開始的幾十篇關於南京的文字確實撓到瞭癢處,纔識與情懷兼具。特彆是與南明一段,尤為...
評分在圖書館隨便瀏覽,翻到一本《金陵五記》,八二年以來就靜靜躺在學校圖書館裏,卻無人問津的小書。而我卻和它終於結緣,作者是黃裳,最近剛因關注戲劇讀到瞭他的文字,很是喜歡他的文風。如他自己所說,“涉世漸深,不會再說幼稚的情感的話而已”,這正是我欣賞,而自己尚...
圖書標籤: 黃裳 南京 隨筆 關於南京 雜文 金陵五記 散文隨筆 雜書
不喜歡沒收拾乾淨的,眉目模糊的文
評分江蘇古籍一版一印,據雲此作者較中意之書,廉價購得,書緣不淺
評分初識黃裳,驚鴻一瞥
評分“甚是金陵古,詩人亂有懷。”
評分just so so
金陵五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