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维

全新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是畅销书《自由工作者国度》(Free Agent Nation)的作者。《连线》杂志的杰出编辑,曾为《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Slate》、《Salon》、《快速公司》(Fast Company)等多家报刊杂志撰写有关职场、商业和政治类文章。他也在全球各大公司、大学院校以及各种协会进行演讲,讨论有关经济变革和商业战略的话题,并且为许多电视媒体和广播节目分析商业趋势和社会走向。作为前白宫政府行政部门及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的演讲稿撰写人,平克和妻子以及三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欢迎读者访问作者的网站(www.danpink.com)并与他进行交流(dhp@danpink.com)。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平克
出品人:
页数:194
译者:林娜
出版时间:2006-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080656
丛书系列:商业创新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 思维 
  • 创意 
  • 右脑 
  • 全新思维 
  • 创新 
  • 设计 
  • 管理 
  • 教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全新思维(Whole new mind :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一书中丹尼尔•平克开创性地向我们展示了引领未来的六种基本的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这些在信息时代常常被忽视和低估的能力,正是每一位希望在未来获得职业成功和实现个人梦想的人需要了解并提升的。全书的语言生动平实,包含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建议。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统治,使得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知识工人”,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某些工种将在强大的技术力量面前逐渐弱化和消失。律师、会计师、软件工程师,这是以往父母期待我们长大以后从事的职业,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的人,“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

曾经有两本同样颇具影响的书,《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和《现在,发现你的优势》(Now,DiscoverYourStrengths)。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1996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公司给我配了一个moto的翻盖手机。那个时候的手机个头大,身体肥胖过于太有质量,带在身上实在是个累缀。手机的电池时间大概4小时左右,充电频繁而且时间漫长。充电器和备用电池随时跟着人,实在是很不方便。 不过,那个时候,使用的人很少。拿...  

评分

评分

《全新思维》丹尼尔•平克 每个人会获益的一本书! 《全新思维》强调的是最近比较火的“右脑”,最近右脑、全脑的话题真的很多,不过经典的不是很多,但这本还真的不错。这本书是在我看来为数不多的思想上有些新东西的一本,作者强调了“六大感知:设计感(Design),故事感...  

评分

当然,吃什么也补不了右脑。左撇子的右脑更发达这也可能是事实,但是平克的书再怎么流行,恐怕也没人愿意半身不遂。 平克所强调的“右脑主导式思维”到了书的第二部分,就变成了 “六个感觉”(Six senses):设计(design)、故事(story)、协同(symphony)、移情(empathy)...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

评分

别忘了你的右脑:设计感(Design),故事感(Story),交响能力(Symphony),共情能力(Empathy),娱乐感(Play),探寻意义(Meaning)

评分

对右脑思维的分析包括全景考虑、同理心、娱乐性、设计、故事性,以及对精神的深度思考。读后认为,自己偏向左脑思维

评分

其实我想打两颗星,表达”很 一般“ 的意思,可惜没有。这是去年新员工入职培训用书。发表感言时信口胡扯了下。

评分

: R338.2/144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