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黄景仁(1749~1783) 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4岁丧父,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如《病中杂成》:"冻蝇僵壁飞无力,雨露栖松翅倒垂。"他的《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微病简诸故人》、《旅夜》、《杂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如《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还有《观潮行》、《后观潮行》、《太白墓》等。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事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如《黄山松歌》、《天门山》、《献县汪丞座中观伎》等;有些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如《虞忠肃祠》、《寿阳怀古》、《凤山南宋故内》等。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评论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厉、奇、矫,不主故常。"洪亮吉为他写《行状》,评论说:"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 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李白)最近。"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评其诗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缺点是情调比较感伤低沉。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
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绮怀》十六首之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如此句名曰题画咏鹰,实为自身写照。一生穷愁,但却傲岸不群。生前落落寡欢,死后声明不彰。后世之有心人能不为之泣下数行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原本是少陵评价太白之语,但挪用到黄仲则身上亦无不恰切!就以最心仪、最能彰显黄仲则潇洒独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结吧: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发表于2024-12-23
昨夜星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诗词 黄景仁 诗歌 集部-古代诗词 詩詞 中国文学 工具书 借阅
中国古典诗人大多不想对现实就事论事地“反映”。他们有许多现实遭遇,从而产生许多生命体验,他们只想传达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来。他们深信有水平的读者会是同样拿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和作者契合的。
读杜牧诗就要力求契合杜牧的生命体验。
杜牧和许多古典诗人一样,喜欢意内言外。杜牧的许多心思是需要穿过文字的表层意义去捉摸的。他不直说,很信任读者心有灵犀。最好的例子便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大家都知道其实不是责备歌女,而是责备无危机感的官吏。作出这种推断,靠的是对杜牧士心肠的了解,靠的也是对诗歌“文本”情调氛围的把握。
诗坛之接续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浮躁的诗人在江心滚出几个泡沫,映着日光月光,便以创新者自诩。不料波翻浪涌,瞬间便了无痕迹。沉着的诗人则锲而不舍,在崖石上镌刻新的花纹,留下终古的纪念。杜牧属于后者。
本书选杜诗一百四十余首,大半是绝句。古体不多选,尤其是很长的。像文学史家褒扬的《杜十娘诗》,不能说它不好,但光看注释就把人看懵了,只好割爱。谁要真对它感举,还有别的选本嘛。
不是很懂为什么把黄景仁放进来其实- -李商隐真是功力深厚啊,相比之下杜牧的豪情磊落处虽然动人,亦时有壮飒之作,但是相比较李商隐,无论是复杂性、情感之深沉幽微、遣词谋篇的沉稳雄浑,都要差很多,杜牧的天真烂漫处有太白遗风,而李商隐感情之细腻哀怨处有时更甚于老杜。黄景仁有李商隐的哀矜,却无义山之雄浑与野心,他自己也知道,说“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黄景仁的诗最好的那几首,很有李商隐无题诗的风范,是小调,但有味道,有诗心,有真情。郁达夫和黄景仁是一路,但黄景仁没有“生怕情多累美人”的矫情劲儿。绮怀啊秋夕啊,写的都是柔肠百转。最爱的却是他的杂感诗。“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做声。”
评分关于杜牧的一个选本。
评分不是很懂为什么把黄景仁放进来其实- -李商隐真是功力深厚啊,相比之下杜牧的豪情磊落处虽然动人,亦时有壮飒之作,但是相比较李商隐,无论是复杂性、情感之深沉幽微、遣词谋篇的沉稳雄浑,都要差很多,杜牧的天真烂漫处有太白遗风,而李商隐感情之细腻哀怨处有时更甚于老杜。黄景仁有李商隐的哀矜,却无义山之雄浑与野心,他自己也知道,说“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黄景仁的诗最好的那几首,很有李商隐无题诗的风范,是小调,但有味道,有诗心,有真情。郁达夫和黄景仁是一路,但黄景仁没有“生怕情多累美人”的矫情劲儿。绮怀啊秋夕啊,写的都是柔肠百转。最爱的却是他的杂感诗。“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做声。”
评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评分不是很懂为什么把黄景仁放进来其实- -李商隐真是功力深厚啊,相比之下杜牧的豪情磊落处虽然动人,亦时有壮飒之作,但是相比较李商隐,无论是复杂性、情感之深沉幽微、遣词谋篇的沉稳雄浑,都要差很多,杜牧的天真烂漫处有太白遗风,而李商隐感情之细腻哀怨处有时更甚于老杜。黄景仁有李商隐的哀矜,却无义山之雄浑与野心,他自己也知道,说“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黄景仁的诗最好的那几首,很有李商隐无题诗的风范,是小调,但有味道,有诗心,有真情。郁达夫和黄景仁是一路,但黄景仁没有“生怕情多累美人”的矫情劲儿。绮怀啊秋夕啊,写的都是柔肠百转。最爱的却是他的杂感诗。“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做声。”
昨夜星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