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 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卫星概念并证实其技术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誉为“世界通信卫星之父”。 克拉克的代表作品有《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拉玛系列”、“奥德赛系列”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
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人类是否可以实现普通人的太空漫游,到月球旅行就如同去趟澳洲一样平常,行程中冬眠,甚至感觉不到时光流逝。 即使实现不了也没关系,因为有文学的想像。《2010太空漫游》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穿越了星际之门、变更了生命形式的鲍曼,在这部书里继续登场...
评分 评分以前看电影版2001,完全被想像力震撼,缓慢的镜头不沉闷,静音和噪音也不头疼。愿意在看书时放这部电影,只为听它奇特的声音。那时我还乐于用天马行空这个词儿,但是开始读漫游系列小说以后,渐渐觉得不妥,虽然刚读完2010,整个系列才过半,却越发喜欢作品的严谨。 想像可以...
评分看完《2001:太空漫游》这本书时,很多东西我都是稀里糊涂的,那时,我突然想到了电影《星际穿越》。神秘巨石的突然出现,触发了非洲人类文明的诞生,又在木星上神秘地出现,这里面的关系,我始终没有弄明白,看完电影后,我更发现,阿瑟·克拉克根本就不打算把这事说个明白。 ...
评分中国做为三强之一终于登上了太空漫游的步伐,虽然在此书中是个悲剧,但依旧是个伟大的悲剧。 2010年,美苏两国组成联合宇宙探险队乘座列昂诺夫号去木星,救援2001年“遗留”在木星上的发现号。 而在前半段中,中国人乘座的钱学森号(从这点看,钱学森果然...
在飞机上杀了不少时间。评价见前一本。
评分给二星,那是翻译太差,估计是盗版的
评分中国人的钱号,看的时候刚好发射神六,也特别自豪中国的航天技术被克拉克说中了。另外就是那个,中国人在化学合成食物方面很厉害,中国的食品安全啊
评分里面中国飞船叫钱学森号
评分HAL 9000 太令人伤感了。『最初我们都是碳硅组成的元素,只不过人类比机器的组合程度有优势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